当长安福特汽车公司将它的第一辆国产化轿车嘉年华于2003年下线时,差不多与福特同时进入中国的通用汽车,凭借别克、赛欧等车型已经牢牢占据着可观的市场份额。与在井喷的中国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的众多合资公司相比,行动迟缓的福特是一个失意者。
与通用之争: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继北京吉普开创中国汽车合资先河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轿车的上海汽车制造厂也在积极寻求起外资的支持。福特公司与美国通用,日本日产,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德国大众共同参与投标,历时两年多进行了60多次谈判后,福特与其他5员大将纷纷败下阵来,只有大众公司先声夺人,与上海汽车制造厂喜结良缘,成为后来中国轿车产量之冠——桑塔纳的摇篮。
中国改革开放后,福特公司预见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消费将迅速增长。因此,福特公司从1981年就开始了访问工程师计划,请中国国内的技术人员去福特总部参观交流,以期通过这些策略建立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从1984年开始,福特公司已经与中国在汽车零部件和科技方面开展合作了。为了开拓中国市场,1994年2月,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了中国业务部。1995年10月,又在北京组建了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准备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在1996年的上海合资项目中,福特踌躇满志地加入到与上海合资生产轿车的投标行列中。
但福特在全球市场的老对头通用汽车公司也参加了投标。晚到一步的通用汽车采取了一个更富于想象力的办法来进入中国,通用公司宣布了在华发展的五项原则:(1)与中国汽车业合作的长期承诺。(2)提供先进技术。(3)培养中国管理人员与科技人员达到国际化水平。(4)全方位参与中国汽车业,包括整车和零部件。(5)帮助中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尽管福特等汽车公司认为通用有些言过其实,但中国政府的高层愿意援引这些原则作为在汽车工业领域谈判的范例。当时通用汽车拿的是别克新世纪车型,而福特拿的是金牛座车型。在实际行动上,通用拿出的车型更有吸引力。同时在合同金额上,福特也被通用以16亿美元的高价赶出局。
当时中国的汽车消费热潮刚刚燃起,绝大部分消费者还买不起高档轿车。在1996年拿出16亿美元在中国生产高档轿车的确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当时有人把通用的合资称为“疯狂的举动”、“典型的拍脑袋战略”。
但事实证明,通用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98年上海市政府把上海通用汽车列为上海市一号重点工程,同时也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列为全球一号战略项目。1998年12月,第一辆中国别克新世纪下线。1999年12月,公司又推出别克GL8公务商务旅行车,离第一辆别克新世纪下线仅一年时间。2000年4月,上海通用汽车根据市场需求,又推出新款别克GS轿车03个月后,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又推出别克G型轿车,这种连续推出新款的速度创造了中国汽车史上的新纪录。2006年,上海通用汽车全年共销售汽车413367辆,成为中国乘用车行业首家年销量突破40万的厂家。
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较量只此一着,高下立分。没有抓住上海汽车合资机会是福特在中国遭受的最致命的一次打击,接下来福特在中国寻寻觅觅了好几年也没有遇到很好的合资机会。它曾和位于湖北十堰的东风汽车公司就进行整体合资进行过多轮谈判,但鉴于后者作为一家老国企,机构复杂,债务沉重,最终放弃。福特虽然于1997年与江铃合作进入了中国的商用汽车领域,但随后几年始终与轿车无缘,中国媒体对福特的普遍评价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从1997年12月全顺在江西南昌下线以来,福特·全顺已推出了7座、9座、12座、15座、17座标准型、豪华型及超豪华型等多达13种商务车型,并且都可选装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全顺还生产出了警车、司法车、邮政车、电信车、运钞车、救护车等特种用车。但全顺自进入中国轻客市场以来表现平平。2003年,全顺系列商用车的销量为11510辆,占轻客市场的份额为8%。这样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显然不能令福特满意。而且这些车型都不是中国普通百姓感兴趣的家用轿车,它们无法成就福特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福特必须进入中国轿车市场才能获得高利润。
娶“7”长安
长安汽车集团具有139年的历史,是中国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基地。2000年,长安汽车产销量接近20万辆,位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三、微型汽车行业第一。
1998年,长安汽车集团获得了国家经贸委批准上马合资汽车项目的文件。长安之前有一个长期合作方——日本铃木公司。长安凡是与铃木合作的车型,大多是比较过时的:微型面包车如此,奥拓车如此,羚羊轿车还是如此。就算长安之星是较先进的车型,也无法与铃木同昌河合作推出的“北斗星”轿车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