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沉默:谋而后动的交际技巧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与各类人打交道,作为企业管理者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而懂点交际心理学,不但能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最佳状态,还能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商业交往中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管理者在交际中有时候需要高谈阔论、畅所欲言,以传其情、达其意并抒其志,达到沟通交流之效。
但是很多情况下,多说并非有助于交际,有时甚至对交际有害。交际中,沉默有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管理者能够在恰当的时候保持沉默、伺机而动,反而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沉默是金”,很朴素的一句话,却蕴涵着极耐人寻味的道理,同时表达的也是一种行为处事方式。
不久前,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欲洽购一年所需要的布匹。三家主要的布匹厂商已做好了样本,并且这家汽车公司的高级职员检验过了那些样本,而且发出通知,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三家厂商的代表都有机会对合同提出最终的申请。
其中一家厂商的代表R君抵达的时候正患着严重的喉炎。“轮到我去会见那些高级职员的时候,”R先生叙述着事情的经过,“我嗓子已经哑了,我几乎一点儿声音也发不出来。我被带到一个房间,发现自己正面对着纺织工程师、采购经理、销售主任以及公司的董事长,我站起来,努力要说话,但只能发出‘吱吱’声。”
因此,R先生在一张纸上写了一句话:“诸位,我的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
“我来替你说吧!”董事长说。于是,董事长展开R先生的样本,并代替R先生称赞那些样本的优点。
一场热烈的讨论展开了,讨论的是R先生那些样本的优点。而那位董事长,因为是代表R先生说话,在讨论的时候就站在R先生的一边。R先生听着他们的讨论,只是微笑,点头,做几个手势而已。
这次特殊会议的结果是R先生得到了合同。50万码的坐垫布匹,总值160万美元——他所得到的一笔最大的订单。
随后R先生总结道:如果自己不是哑了嗓子,就不一定能得到这笔订单。这事使他很偶然地发现,有时候让对方来讲话,可能会得到预料不到的收获。
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也就是给自己成功的机会。适当保持沉默,在交际中是至关重要的。
有些学者甚至说:“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零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但是却可以使数字十倍百倍地翻番。”
当然,沉默并不等于无言,它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过程。
战国时期,楚庄王继位后,三年之内没有发布任何法令。大臣们感到很奇怪,有人问道:“一只大鸟落在山丘上,三年来不飞不叫,沉默无声,为何?”楚庄王答曰:“三年不展翅,是要使翅膀长大;沉默无声,是要观察、思考与准备。虽不飞,飞必冲天;虽不鸣,鸣必惊人!”
果不其然,第二年,楚庄王听政,一下子就发布了九条法令,废除了十项措施,处死了五个贪官,选拔了六个贤士。于是国家昌盛,天下归服。楚庄王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意图,所以能成就大功绩。
沉默不代表思考的停滞。恰好相反,深邃的思想,正是来源于那看似沉默的思考过程。
有一些人喜欢夸夸其谈,思想还未成熟,就过早地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不但使自己失去了进一步思考的机会,还使本来可能很有价值的想法,随口溜走了。而对于听者来说,由于说话者的滔滔不绝,很容易忽略了其谈话的重点及思想的核心,随耳一听罢了。还有的人因为说话前缺少必要的思考和语言的组织,造成言不达意或逻辑不清,反而影响了双方的交流,真是欲速不达。
难怪有人要感叹:“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最好是看他写的文章,而不是和他交谈。”
为什么?因为人们在写文章前会仔细推敲,然后才落于纸墨,所以清楚、流畅。由此可见,思想需要语言的表达,而语言的形成更需要经过一个冷静的思考和反复推敲润色的过程。
人为什么要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呢?为的就是让人多看、多听、多想,而少说!适当的沉默可以让我们避免祸从口出,让我们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冷静的思考,以避免说出令自己后悔的话。
管理者需要沉默则是为了在酝酿思考后能有潇洒自如的谈吐。只有在交际中多一些高质量的谈话,少一些平庸的闲语,才能让你的语言艺术在思考中得到升华,让你的个人魅力在语言中大放异彩。
在交际中,沉默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求分寸和火候的,不可滥用无度,诚如黑格尔所言:“一切人世间的事物,皆有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可是,在交际中应该如何正确运用沉默术呢?这对于很多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
一般而言,在如下几种情况下应该采取沉默:
1.在明明自己有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