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用于对外支付行为,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应该加强流动性管理,促使应收账款能够尽快收回,实现及时和足额向现金转换。
②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讲求效益性。按照效益性的要求,应收账款要保持在合理的规模上,以便能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又不至于发生太高的持有成本,而且应收账款发生之后该及时催收以免形成坏账损失。
(2)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
基于前述应收账款的特点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应收账款管理应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经济环境,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依此指导企业的信用销售与应收账款的管理。
②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规模,使应收账款总额保持最佳水平,控制应收账款的具体发生对象,确保应收账款及时足额收回。
③注重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与分析,以便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基本情况,便于作出有关的决策。
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应收账款收回的管理;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建立一定的坏账注销制度。
⑤在重点搞好应收账款管理的同时,对于企业有可能发生的其他应收款项也实施有效的管理。
3.应收账款管理策略
(1)如何评价客户的资信程度。
信用标准是企业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
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先对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来确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优惠。通常评价客户资信程度的常用方法被称为“5C”评价法。
①Character(信用品质)。
信用品质是指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即客户的信誉,这是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这主要通过了解客户以往的付款履约记录进行评价。
②Capacity(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是指客户的偿债能力。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客户的资产特别是流动资产的数量、质量(变现能力)及其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一般而言,企业流动资产的数量越多,流动比率越大,表明其偿付债务的物质保证越可靠;反之,则偿债能力越差。当然,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判断,还需要注意对其资产质量,即资产变现能力以及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分析。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相反,负债的流动性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弱。
③Capital(资本)。
资本反映了客户的经济实力与财务状况的优劣,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
④Collateral(抵押品)。
抵押品是指客户提供的为资信安全作保证的资产。能够作为信用担 保的抵押财产,必须为客户实际所有,并且应具有较高的市场性,即变现能力。对于不知底细及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抵押财产(最好经过投保),就可以向它们提供相应的商业信用。
⑤Conditions(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是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在确定信用标准时,除认真评价客户资信程度外,还应考虑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如果竞争对手实力很强,企业为了占有和保持市场份额就不得不制定较宽松的信用标准。另外,企业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也是一个考虑因素,若企业承受违约风险能力较强,那就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标准来吸引客户,占有市场份额。
(2)如何确定信用标准。
①设定信用等级。
即根据对客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确定评价信用优劣的数量标准,以一组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产权比率或资产负债率、赊购付款履约情况等)作为信用风险指标,根据数年中最坏年景的情况,分别找出信用好和信用坏两类顾客的上述比率的平均值,依此作为比较其他顾客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
指标信用标准信用好信用坏流动比率2.5:11.6:1速动比率1.2:10.8:1现金比率0.4:10.2:1产权比率1.8:14:1已获利息倍数3.2:11.6:1有形净值负债率2.5:11.9: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149存货周转率(次)64总资产报酬率(%)3520赊购付款履约情况及时拖欠②利用客户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测算拒付风险系数。
其方法是:若某客户的某项指标值等于或低于坏的信用标准,则该客户的拒付风险系数(即坏账损失率)增加10%;若客户的某指标介于好信用标准与坏信用标准之间,则该客户的拒付风险系数(坏账损失率)增加5%;当客户的某一指标值等于或高于好的信用指标时,则视该客户的这一指标无拒付风险,最后,将客户的各项指标的拒付风险系数累加,即作为该客户发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