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管理者硬是规定员工必须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那么员工除了服从以外,便毫无选择可言,这会影响员工积极主动的心态,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其实对员工而言,只要服从管理者的指示,自己根本不必用头脑思考,反倒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事实上,管理者直接讲述自己的方法,毕竟无法让员工真正学到工作的实际技巧。如果管理者能够指出多种方法,让员工有机会加以思考,员工一方面会认为管理者是给自己面子,另一方面还会提高对管理者的信赖感。
此外,管理者在指导员工工作时,有时也可稍加改变说话的方法及语气,尽量和员工打成一片。例如站在对方的立场,把对方的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谈论工作,如此指导工作就可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管理者与员工在沟通、交往中“讲话和谈话”并不困难,但是管理者要让员工理解则不容易。就是说,要让员工用耳倾听并不难,要让员工用心思考则不是易事。因此,管理者与员工谈话时,必须清楚地知道彼此的差异,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员工有过失时,无法将前述二者划分清楚的管理者,便会一味地想把自己的知识告诉对方,根本不管对方是否听得进去。例如,像讲课一样阐述过失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等,这样的谈话虽然进入了对方脑中,但却不是对方切身需要的东西,因此对方无法吸收甚至容易将之遗忘。
所以,管理者最好明确指出其过失所在,但暂时不必指导如何做以及如何追踪过失等方法,让对方有自我思考的余地。而当对方能自己思考却又无计可施时,自然会发问:“这里该怎么办?”此时再给予适当的意见,才是最合乎实际的指导方法。
许多管理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希望以最简单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员工,而不让员工自己去思考,如此将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员工。
每个人都会好面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成就感和荣誉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某项工作或某种事业的要求和愿望。因此,管理者应该充分信任员工,授权之后就放手让他们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使他们有职有权,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对他们的工作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和检查,不要去指手画脚,随意干涉。无数事实证明,这是一项用人要诀和管理者艺术。信任人、尊重人,可以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激发其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只有上级信任下级,下级才会信任上级,并产生一种向心力,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和谐一致地工作。相反,当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离心力和强烈的情绪冲动,进而影响和谐的团队关系。
授权与信任密切相关。既然授权了就要信任他,一个管理者如果不相信员工,那么就很难授权于员工,即使授了权也形同虚设。有的管理者一方面授权予员工,另一方面又不放心,一怕他不能胜任,二怕他以后犯错误,对有才干的人还怕他不服管,具体表现为越俎代疱,包办了员工的工作;越权指挥,给中层管理者造成被动;不懂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却干涉员工的具体业务,甚至听信谗言,公开怀疑员工等,凡此种种都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员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作为管理者,要想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懂得放权,使员工在一定范围内能自主决断;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勇于承担员工工作中的失误,不能有了成绩是管理者英明,出了过失即员工无能;要言而有信,不能出尔反尔,言行不一,否则员工就会对管理者失去信任,管理者也会因此而丧失威信。
因此,管理者授权给员工,一定要注意,既然他有能力,就要让他大胆使用手中的权力,努力工作,同时,当他工作出现难题时,还要在恰当时候给予指点,让他能够尽快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并且和员工维护着良好的关系。
控制是授权管理的“维生素”
管理者授权,还要学会对授权进行必要的管理。授权不是把权力放下去以后就撒手不管,撒手不管的结果必然是局面失控,而失控会抵消授权的积极作用,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怎样授权才是最有效的呢?美国一位著名管理学家说:控制是授权管理的“维生素”,授权管理的本质就是控制。所以,充分授权,有效控制,才是授权的最高境界。
有些管理者对授权没有理解清楚,误认为自己既然授权,就可对任何事都不闻不问,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公司不断成长,生命持久,就必须学会“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放权,一手控制”的授权之道,否则会使授权失去意义,使公司遭受损失。下面的两个案例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宏基公司总裁施振荣从1984年4月任命刘英武为宏基执行总裁后,就让自己陷入了争吵和痛苦之中,任命刘英武可以说是宏基公司的一个噩梦。刘英武是美国计算机界最有声望、职务最高的华人,施振荣将他招入公司,几乎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