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一百零五章 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盐(1 / 2)

早在四月底的时候,蒸发池里的海水就已经有差不多的浓稠度了,用水车和通过管道升降的办法把海水再引到结晶池,然后派人不停的用工具在结晶池里搅动,接下来就是等着日晒和风吹来送给人们自然的馈赠了。

对很多人的惴惴不安而言,张守仁可是笃定的很。

其实这种晒盐法在井盐区也是有,只是规模没这么大,也没有这么细致和那么多的门道,但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

不知道为什么,在海边居然一点都没有推广开来,也根本没有人有这方面的技术和意识。

这可能是当时的信息传递实在太困难,而且和小农经济的狭隘思想有关。

就算是再普通的技术,在老百姓眼里也是通天般的重要,所谓传媳不传女,哪怕是亲生女儿,为了害怕女儿嫁人把技术也带走,所以亲生女儿也不教导。

这样封闭式和愚昧的思维是保全了一些技术的独占性,不过也是使得很多优秀的技术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比如南京的一种锦积,灿然若云霞,轻飘若纱,是手艺制品的典范和巅峰,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没有找到这种物品的技术制造流程,也没有办法仿制出和原品一样品质的仿品,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唐时的陌刀技术被倭人学了去,结果因战乱等原因,陌刀在中国失了传,反而在日本发扬光大。

倭刀的锋锐和形制,其实是和唐刀一脉相承,只是唐宋之交的时候,中国人把这个技术丢掉了而已。

象晒盐这种技术,在一段时间内张守仁会保有技术,不过在时机成熟时他就会广为推开,最少在他活在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会用这个技术造福大众,使得吃盐不再是难事,盐也只是最普通的流通商品,而不是一种政府管制的奢侈品。

这个心思,暂时他只是藏在心中,秘不能宣。

所有人都很自觉,在他布置盐田任务的时候,每个工段的人只是听自己的任务,别的一律不听不问,也绝不敢多事去瞎打听。

一旦被误会,到时候想再把印象扭转过来可就是难了。

当然,对一些有心人,比如某几个百户和总旗,对他们,黑室的人也是留了几个下来,时刻盯着,就等着这些人有所行动。

不过在目前没有出盐的阶段,可能是这几个人都不大相信真的会有盐出来,所以都不大起劲。相信今天过后,留守在堡中的几个黑室成员会变的更忙碌一些。

沿途行进时,也是有不少堡中的军户都赶过来,遇着张守仁,各人都是停住脚步,先是抱拳问好,语气都是十分的真诚热烈,张守仁的威望在这座堡中,恐怕十个崇祯皇拍马也赶不上,更加不必提别的什么人。

众人和他打过招呼,也都是停住不动,等张守仁走在前头后,这才又跟在后头尾随。意思就是副千户大人在,绝不能走在他的头里。

对这些不必要的礼数,张守仁并不讲究,不过山东人就是这样,礼行比什么都重要,叫这些朴实厚实的军户走在他前头,恐怕也是太过勉强他们了。

“见过大人!”

到得海边,工正钟显已经等在路口,和几个月前不同,这里已经不是当初那种荒凉的景象。四周的山上几个废弃的墩堡已经重新修好,全部是大块的条砖为基,看起来巍峨高耸,十分的壮观。

当然,现在完工的还只是外壳,里头的一些守御设施还没有彻底结束,炮位还没建好,新铸的火炮还没有送上炮台,主堡的工程尚未结束,堡门附近还在拼力的赶工……不过可以预计,十天左右,所有的工程都将结束,到时候人力就可以转向修本堡连西边赵家堡,东边东山堡和所城的道路工程。

这几条路一修好,本堡和其余各堡的联络,还有到所城的时间都将成倍的缩短。

这当然是有利于张守仁将来控制全所,众人都是清楚,副千户大人成为千户大人接手全堡只是时间问题。

不要说周炳林愿意,就算是周炳林不愿,这个千户所还有谁能压过张守仁去?

最要紧的还是年龄,那些百户,最年轻的也四十左右了,张守仁刚二十来岁,连婚事还没有办,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大的势力,周炳林算聪明的,知道张守仁掌握大权是大势所趋,所以格外客气,根本没有拦路的意思……拦也是拦不住的,无非是多一点麻烦。

“辛苦你了,钟工正。”

对钟显,张守仁有时候会爆发的暴脾气是一回也没有发作过。

好歹人家是知识份子,又是一个品行很不错的知识份子,虽然是有点死心眼,只能做技术性的工作,不能当幕僚或狗头军师什么的……那种学帝王术的儒生张守仁也不需要,死读书的书呆子更不需要,所以感觉还是钟显这样的技术型的人才比较合适一些。

“大人不必客气,”当着张守仁,钟显的牛脾气也收敛了不少,此时他的脸上也满是笑意,看着张守仁,他道:“适才下吏去盐池巡视,发觉结晶池里已经开始结盐,所以叫人通知大人立刻赶来……此刻恐怕越发结的厉害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