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坚决维护作家的创作自由。在政府捏造暗杀天皇的政治事件,蓄意镇压民主、进步人士之际,他大胆指责政府的文化政策,点名批评文部省高级官员,这在日本近代史上仍属罕见。但他其后的作品确有很大变化,对社会的批判不如以往尖刻鲜明,而着重于对人们的利己心理的刻画。《行人》(1913)、《心》(1914)和《道草》(1915),一般视为后期三部曲。
漱石健康好转后曾试图开拓新路,创作了一部带侦探趣味的长篇小说《到达彼岸之前》(1912)。这部小说由六个短篇连缀而成,它的形式和艺术趣味在《行人》中也有所反映。《行人》由《朋友》、《兄》、《回家之后》和《尘劳》四章构成,各章视角变化很大。作品描写一个多疑的知识分子,因怀疑爱妻与弟弟通奸而十分苦恼,甚至要弟弟带嫂子出游以试探妻子是否规矩。《心》也采取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以及《先生和遗书》三部分构成的形式,并把以往描写的友谊、爱情、孤独,怀疑和争夺财产等主题揉进一部小说。主人公最后以自杀来超脱一切人生苦恼,正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悲剧的写照,也是漱石自己悲观厌世消极思想的反映。《道草》是唯一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主要围绕他和养父不愉快关系展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人们的利已心理。长篇小说《明暗》的写作始于1912年,1916年12月9日漱石留下这部未写完的作品,在东京与世长辞。它以心理描写见长,反映人们的利己、虚荣、孤独和绝望心理。《明暗》创作期间他对门生讲的“则天去私”思想,可算是漱石的最后遗训,意思是要人们去掉一切私心,顺应自然,是他人生哲学和艺术创作原则的最后结晶,也是《明暗》的主题。
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学论、十多部长篇和大量短篇小说,2500句风格独特的俳句,208首汉诗,2370多封书信,大批日记、散文、回忆录、讲演稿和文艺评论等等。鲁迅曾赞扬漱石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我是猫》等“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日本近代作家,唯有漱石受到鲁迅如此好评。
希尔德斯海默·沃尔夫冈
(1916~?)瑞士作家。1916年12月9日生于德国汉堡。曾在德国和英国受教育,希特勒上台后跟随父母流亡巴勒斯坦,1940至1945年作为英国的情报军官在巴勒斯坦工作。1950年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迁居瑞士。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无情的传说》(1952),在风格上以幽默、讽刺,荒诞为特色,1953年发表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假鸟的乐园》。此后他转向戏剧和广播剧的创作,相继写了剧本《一个世界的末日》(1953),《龙的宝座》(1955)、《海伦娜的牺牲》(1955)、《黑暗中的游戏》(1958)、《迟到》(1961)、《夜曲》(1963),广播剧《杜兰朵公主》(1954)、《画室的庆典》(1955)、《瓦尔泽先生的乌鸦》(1960),其中许多均是根据作家本人过去的短篇小说改编的,具有一些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60年代末以后,希尔德斯海默主要从事传记文学的创作,写了《乔伊斯与毕希纳评传》(1969)、《莫扎特》(1977)、《马尔波特》(1981),《莫扎特》和《马尔波特》于1980和1982年分别获得了意大利韦里纳·洛伦佐奖和联邦德国巴伐利亚艺术院文学奖。1984年,希尔德斯海默宣布停止写作,近几年很少发表作品,但仍然积极参加文坛的一些活动。
希力德斯海默曾是联邦德国文学闭体“四七社”的重要成员,1955年加入联邦德国笔会中心,1957年成为德意志语言与文学科学院院士。自1957年以来,他一直定居瑞土格劳宾登州,1983年成为瑞士荣誉公民,同年联邦德国授予他一枚联邦大十字勋章作为惜别礼物。他还获得过战争盲人广播剧奖(1955),不来梅文学奖(1965)、毕希纳奖(1966)等。
维尔哈伦·爱弥尔
(1855~1916)比利时诗人、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用法语写作。1855年5月21日生于些耳德河畔的圣阿芒镇。1916年11月27日卒于鲁昂。父母拥有一家油坊,他于1868年去根特上中学,毕业后依父母的要求,在家庭作坊中工作一年,接着又进卢万大学读法律。1874至1881年,他在卢万度过,同后来发起“青年比利时”文艺运动的一些作家和画家结识。这时他开始热衷于文学,曾在杂志上发表一出诗剧《再没有诗人》。1881年他去布鲁塞尔当见习律师,同时不断写诗,188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问世,像典型的佛兰德画派那样赞美尽情享乐,1886年,他又发表诗集《修道士》,鼓吹清心寡欲,这种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说明他的世界观尚未最终形成。
1887至1890年,他写的诗集《黄昏》,《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