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果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就片面了。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回到家里,孩子需要丰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回到家里的感觉。
孩子应该和成年人一样,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让孩子干一些不太费力气的细活,例如,让孩子剥洋葱皮、去豆角筋,以及洗菜等简单的家务活。父母要知道,这种劳动可以运动孩子的手指,从而刺激大脑的成长发育。
培养方法四: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思考
父母要知道,无论孩子动手做什么事情,第一次可能不会很成功。这时有的父母就会大声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还不如我自己干呢!”
其实,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学做智慧型父母,这样父母就会说:“找找没有成功的原因,再仔细地想一想。”当孩子想做,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时,父母应该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
电视上曾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个3岁的孩子在屋子里玩,过了一会儿,孩子可能有些饿了,看见桌子上放着饼干筒,于是,他站起来伸出手去抓饼干筒。桌子高没有抓着,孩子站在那里左看右看,看见桌子右边有一个塑料脸盆,孩子把脸盆拿过来放到桌子下,自己站到盆里伸出手去抓饼干筒,还是没有抓到。他从盆里出来,站在那里想了想,用手把脸盆翻过来,使脸盆的底朝上,自己站上去抓饼干筒,一伸手就抓着了,坐在地上吃起来。
孩子的行为过程留给父母很多思考。假如父母在孩子的身边,他们会做什么呢?会把饼干筒直接递给孩子。父母的这个行为代替了孩子的什么过程呢?代替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
所以,父母不仅提倡让孩子动手做事,还提倡让孩子在做事中思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培养方法五:培养孩子做实验的兴趣
实验也能够有效锻炼并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
德国化学家奥托·P·H·狄尔斯从小就特别喜欢化学,尤其喜欢做化学实验。尽管在学校里也有实验课,但那根本就满足不了他。每天放学回到家里,狄尔斯喜欢和弟弟一起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有一次,狄尔斯又和弟弟一起做起实验来。他们把实验需要的瓶瓶罐罐、酒精灯等物品搬到花园的一个角落里,然后开始做实验。实验开始时,狄尔斯照例又要考考弟弟:“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吗?”狄尔斯指着空杯子问弟弟。
“嘿,这是爸爸的杯子,那是妈妈的杯子,还有这个是我的杯子……”弟弟得意地回答着。“错了,错了,”狄尔斯打断了弟弟的话,得意地看着弟弟说,“在做实验的时候,这些不能叫杯子了。”
“那应该叫什么呀?”弟弟有些迷惑地看着哥哥。“应该叫烧杯。”狄尔斯一边指,一边说,“这个是大烧杯,这个是小烧杯,这个长长的瓶子叫试管。”然后,狄尔斯指着酒精灯说,“这盏灯叫酒精灯。”
狄尔斯认真地教着弟弟,还不忘叮嘱弟弟道:“你可要记住,做实验的时候千万别拿错。”弟弟拍拍胸脯说:“错不了,我都记住了。”
“现在开始点灯。”狄尔斯一声令下,弟弟就拿出火柴,将酒精灯点亮了。兄弟俩开始做实验了。
“火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可是怎么制取二氧化碳呢?”狄尔斯想起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不禁自言自语起来。
突然,他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拍拍弟弟的肩膀说:“弟弟,快去把你的气球拿来。”
“要气球做什么?”弟弟好奇地问道。“你先去拿来,我一会告诉你。”狄尔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当中了。
很快,弟弟把气球送到了狄尔斯的手中。狄尔斯解开气球的绳子,把里面的气体全部放掉,然后重新将气球吹大。弟弟不知道狄尔斯要做什么,不解地问:“哥哥,你这是做什么呀?”
“你知道吗?人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我刚刚吹到气球里的就是二氧化碳。过一会儿,我要用它来灭火。”狄尔斯一边教弟弟,一边把小酒精灯放进大烧杯里,然后把气球里的气体倒进去,结果,烧杯里酒精灯的火苗越来越小了,最后,竟然完全熄灭了!
“成功!”兄弟俩高兴地叫了起来。“哥哥,你真厉害!”弟弟越来越佩服狄尔斯了。
少年时期的狄尔斯对实验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不管学到什么,他都习惯于自己动手实践一下,亲自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后来,他做的实验越来越复杂,技术也越来越高,最终,狄尔斯将化学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所以,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做实验的兴趣,让他喜欢做实验,从而有效培养他的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