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合伙人保罗·萨基诺在如何发展金爵曼这个问题上饱受纠结时,温兹维格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压力。“保罗非常善于提出问题,”他说,“一旦有状况发生,他就会指出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问自己的问题。例如,他会提出也许我们错过了在美国开分店的最佳时机。对于如何获取成功,每个人在脑海中都会形成某种惯性思维,将某种方法视作获取成功的捷径,抵制这种惯性思维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有很多人都认识得不够清楚。成功绝非易事,需要诸多实打实的努力。但是,一旦你打开那扇门,所有之前提到的那些问题就摆在眼前了。”
和其他人相比,有些企业家更容易受到发展的美丽诱惑。杰伊·戈尔兹坦然承认自己就是其中一位。现在,他将自己称作“处于恢复期的创业狂”。
戈尔兹认为这种心态起源于童年时代。他的办公室位于芝加哥北克莱罗恩大街,就在戈尔兹艺术画廊的旁边,艺术装裱服务社的楼上。他坐在办公室里回忆起年轻的时候,他深受一位朋友父亲的鼓舞,这个人开了一家装裱公司。“我见证了那家公司的起起落落,”他说,“事实证明,这位企业家是个爱走极端的人,不过我从他身上发现了做生意的乐趣。”戈尔兹的祖父、父亲和叔叔拥有一家社区廉价店,戈尔兹认为这家店没有什么希望,因此从大学三年级起,他就开始学习会计学,考虑自己创业。这时,浮现在他脑海中的是装裱业而非廉价店。
支持戈尔兹的人并不多。当他告诉母亲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母亲只是叹了口气。朋友们也对他说,“我们觉得你能做比这个更好的工作。”大学里的咨询师则告诉他,“你要是不读研究生就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有戈尔兹的弟媳鼓励他说,“如果你现在不尝试,以后就没机会了。”
尽管周围人对戈尔兹的想法反响平淡,但他还是一往直前,在1978年创立了艺术装裱服务社。那年他22岁,公司发展了起来。很快戈尔兹就受到了《福布斯》杂志的关注,杂志为他撰写了一篇特别报道,文章的内容是关于时下那些被誉为“商业小子”的年轻创业者。在接下来15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扮演着新兴权贵的角色,尽可能地快速发展艺术装裱服务社。一路走来,他创建了6家其他公司。戈尔兹是一位行动主义者。他会阅读关于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或是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之类商业明星的文章来推动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他研究出售展销权的可行性。他考虑参与到所谓的集合经济中来。他甚至考虑公开募股。尽管最后戈尔兹并没有选择任何一条道路,但是他享受那种调查规划的感觉。“我是目标导向型的人,一根筋,做事专注、独立而且固执,这些都是成为一位企业家的优良素质,”他说,“但是你会想要和这样的人结婚吗?”
也许不会,但是你无法否认戈尔兹取得的成就。40岁时,戈尔兹已经成为装裱界的大师级人物,艺术装裱服务社被业界广泛视作金字招牌。他的家居店以及画廊都发展得很好。很多人请戈尔兹作演讲,做导师,他还写了一本书,为企业家建言献策。戈尔兹在芝加哥创业的那片地区内,人们赞叹他引领了社区振兴。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16年后的他和妻子依然伉俪情深,他们还有3个健康的孩子。“这都是她的功劳,”他说,“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妻子需要承受的一切,我现在知道了。”
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功,戈尔兹当时同样视而不见。“成功的企业家需要摆脱一个噩梦,”回忆起当时的状态他说道,“对于我来说,这个噩梦就是尽可能地多做事。我总是忧心忡忡,我是不是错过了一个机遇?我有没有损失赚钱的机会?我怎么做才能扭转这种局势?如何在萌芽状态扼杀抑制成功的问题?正因为我们是商业小子,所以这一切才变得更加困难。20多岁的时候我就登上了《福布斯》杂志。我现在已经40岁了,不再像当初那么热门了。一旦听说哪个家伙身价400亿美元,我就会想,怎么可能呢?他比我聪明多少?”
和大部分痴狂的人一样,戈尔兹会一条路走到黑,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那场风波发生在1996年的春天。戈尔兹买下了克莱罗恩大街上的一栋建筑,他打算在那里建一家高端家居园艺店,扩张之前在下游街区租借地上开的那家家居店。问题在于这栋楼需要彻底进行翻修,而且翻修工作必须在4个月内完成,否则他就会错过春季的销售旺季。翻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戈尔兹就断了资金。“我拿出了所有的家底,”他说,“没剩下什么了。当时的压力非常大。我晚上睡不着觉。应付账单越积越多,我们得像老鹰一样看着库存。就在那时,我的母亲患了癌症,我的孩子在学校里惹下麻烦。真是糟糕透了。”
“但是那一刻恰恰是真正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他继续说道,“事实证明,你需要意识到三件事才能摆脱创业偏执倾向。第一,你需要感受到痛苦。你需要体验那种整晚不睡觉的感觉,因为你担心一旦闭眼房子就没了。我当时41岁,手中没有现钱,对当前的局面也难以掌握。早期创业时我承受过压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