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新兴势力在美国商界冉冉升起,本书将针对这股新兴势力作出前沿报道。几经探测之下,新生代蓝筹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成型。这类企业并不完全符合企业常见的三种分类: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在新生代企业中,有些企业规模较小,有些企业则规模相对较大。大部分企业并非遵循传统模式发展,也有几家企业干脆选择不发展,还有一些企业有意作出缩减业务量的决定。
暂且不论企业规模及发展速度,本书列举的企业确实拥有一定的共同点。首先,所有企业都全力以赴旨在成为业内精英。大部分企业表现不俗,备受行业内外独立机构的认可。无独有偶,所有企业都不乏机会垂青,有机会募集大量资金,实现快速发展,进行兼并收购,开展地域扩张,可以沿着众多公司功成名就的老路前行。但是,这些新生代企业却未把焦点停留在资产创收或地域扩张之上,较之于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新生代企业认为某些其他目标更为重要。为求权衡,这类企业都保持私营模式,要么个人持有大部分股权,要么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控股,要么员工持股—有几例便是如此。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立独行,这类企业本身所代表的商业现象尚未引人关注。我们往往不会多花时间去研究私营企业,尤其是那些公司股份牢牢掌握在个人手中的小型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上市公司塑造了我们对商业的认知—甚至塑造了我们对商业的整体观念—然而,这些上市公司实际上仅在商界中占据一小部分。从《艾科卡》(Iacocca)到《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再到《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基本上市场上的每一本畅销书都将焦点放在大型上市公司的员工及其运营之上,放在那些渴望成为大型企业、进行公开募股的公司身上。因此,这些大型上市公司亦成为大部分主流商业杂志、报纸的焦点;在电视电台的商业节目或者商学院的课堂上,大型上市公司更是备受瞩目。
一路走来我们开始意识到,尽管商界箴言观点各异,但实际上这些金科玉律仅适用于上市公司。举个例子,我们想一下那句老掉牙的格言:一家公司要么发展,要么消亡。毋庸置疑,这句话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说颠扑不破。上市公司的投资人需要实现也期望获得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的稳定增长,指数一旦下降—或是停滞—他们就会撤资而出。但是上市公司之外,还有上千家私营企业,这些企业既没有迅速发展,亦没有破产消亡。相反,它们都在正常运营。
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有一条著名格言:除非他们在某个领域的市场份额能够达到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否则他们就会放弃这个领域。有些观察家质疑韦尔奇管理之下的通用电气是否践行了自己宣扬的理论。通用电气–金融的下属公司显然未能达到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但是韦尔奇的声望及其任期内通用电气公司的优良业绩,让他说过的话变成一曲商业颂歌,尽管很难看到这句话对于业内绝大部分非大型上市公司的用处。
那么“迈向下一个阶段”的理念又作何解呢?尽管不同场合之下,人们应用这一理念的方式各异,但是“迈向下一个阶段”历来同销售额的大幅增长相关—当然不会有人将“下一个阶段”视作销售额的下降—此外,“下一个阶段”还蕴含着管理的成分。也就是说,当你能够掌控一家规模更大的公司时,你就迈向了下一个阶段。因为是下一个阶段,潜台词就是越大越好。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种理念也许是对的,也许不尽然,但是对于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来说,这种理念显然是错的。
同时,股东价值至上的理念形成极大困扰。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价值意义非凡,因为在法律上和道德上,上市公司都有义务尽可能为股东提供最好的经济收益。这就是游戏规则。你既然收了别人的钱,作为交换,你就应该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而股东的期望就是从投资中获得良好收益。这种利益关系看上去清晰明了、天经地义,以至于我们难免会想当然地以为所有公司都应该按照同一种模式运营。但是这种设想忽视了另外一个同样显而易见的事实:股东利益何在,取决于谁来做股东。
本书列举的股东亦是企业所有者,他们在实现财务指标之前会优先考虑其他非经济性因素。并不是说他们不想从投资中获得良好收益,而是说这不是他们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他们亦有志成为业内的佼佼者,希望为员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希望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希望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为自己工作生活的社区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觅得卓越的生活方式。此外,他们知道要想实现以上诸多目标,他们需要掌握所有权,保持对内控制,同时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幅限制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尽管他们财富颇丰,但这仅是其他方面成功带来的副产品。
我将这类企业称作“小巨人”。
那么如何甄别“小巨人”呢?这些“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