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我启动了3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它开始像R2-D2宇航技工机器人那样嗡嗡作响,于是我开始远程登录。然后,我们的大苹果机麦金托什(Macintosh)屏幕上布满文字,并提示我们,通过这个在现在看来早已过时的协议,我们与当地大学的计算机建立好了连接。点击了一系列的文本菜单后,我开始进行我的第一次下载:从古登堡项目(Project Gutenberg)下载柏拉图所著《理想国》(The Republic)的文本文件。我下载完之后(虽然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欣喜若狂。我仍记忆犹新,那时我蹦来蹦去,庆祝我只用了一根电话线在枯燥的哔哔声中就把整本书下载到我们的电脑里了。
此后过了快10年,我才阅读了《理想国》。我读的时候,曾经叹为观止的文本文档已变得稀松平常,没人会再大惊小怪。2012年,人们每晚都用自己的电脑下载电影,再也不提调制解调器这个“神器”。我们已经从背景扎眼、文字闪烁的早期网页时代一跃进入了美观的互动网站时代,它们用的是层叠样式表、JavaScript和众多使得基于多媒体的体验更流畅的功能。再也没有人会想起调制解调器,抑或关注具体的带宽速度。当然,也没有人再使用波特这个词。
要说20世纪90年代变化的程度和速度,我们可以看看《今日秀》节目(Today Show)。1994年1月,有一次有人让布赖恩特·冈贝尔(Bryant Gumbel)大声读出一个电子邮箱地址。
他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在读“a和环在它外面的圈”的时候。@这个符号现在是我们的第二天性,但是冈贝尔茫然不知。接着,冈贝尔和凯蒂·库里克(Katie Couric)开始讨论什么是互联网。他们甚至问场下的观众:“‘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呢?”
自1885年第一台安德伍德(Underwood)打字机诞生以来,@这个符号就一直出现在键盘上1。然而在1971年人们开始用它分隔电子邮箱地址以后,它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即便是这样,几十年后人们对@的使用才频繁起来。冈贝尔的疑惑以及我们此刻的取笑就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佐证。
当然,这些变化并不仅限于互联网。当我想到386处理器,我总会想起在朋友的台式电脑上玩“模拟城市2000”游戏(SimCity 2000)的情景,时至今日,计算机不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数字存储介质中,我用过5.25英寸软盘、3.5英寸软盘、压缩光盘、可复写CD、闪存驱动器、带刻录的DVD光盘,甚至用过Commodore牌的磁带机,到了2012年,只要我能接入互联网,我就能随时存储我的文档,这就是:云存储。竟然不到30年的时间跨度。
我们的技术知识迅速发展,这显而易见,我们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但在快速适应身边的变化(详见第9章)之余,我们应该惊讶于这些技术知识的发展竟是有规律的,既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无章可循的。总是存在一种模式,不断影响着我们周边的各种事实,甚至影响着那些与技术无关的事实。第一个例子是什么?摩尔定律。
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摩尔定律。它说的是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快速成倍增加趋势。但它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呢?由此名声大噪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是一位退休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也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1968年的时候,他与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创立了英特尔公司,并且共同发明了每一台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集成电路。但是他提出摩尔定律的时候并不出名,也算不上特别富有。其实那时他都还没有创立英特尔公司。1965年时,摩尔在一本名为《电子学》(Electronics)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论文2,题为《让集成电路板填满更多的元件》(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
文中,摩尔预测了1970至1975年一个电路板所能集成的电路数目的最大值。他认为,一个电路板所能集成的电路数目会以某个速度持续增加。从本质上讲,摩尔定律就是说一个芯片或电路的处理能力将每年翻番。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并没有通过详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其实他只用了四个数据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说对了。自1965年以来,尽管较之他推算那时被考虑进来的数据已越来越多,但是这个定律基本上算是正确的。虽然因为有了更多的数据,我们现在知道倍增周期约为18个月而非一年,但这个原理仍然成立。它安然度过了个人计算机革命、从286到486到奔腾的升级以及此后许多的进步。我们经历了与科学上类似的、呈指数增长的技术进步:处理能力每年以恒定的速率增长,而不是定量增长。而根据最初的公式,年均增长率约为200%。
摩尔定律不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