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07> 第8章 文学类(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文学类(1)(2 / 4)

清楚地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奴役印度人民的真实情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吉卜林四处演讲,积极发表文章,鼓吹种族主义,号召青年为“永不落日”的大不列颠帝国献身。后来,由于他的独子死于比利时战场,他一下子坠入极度的悲哀之中,从此他的作品带有一层阴郁的色彩。

夏尔·勒内

(1907~1988)法国诗人。1907年6月14日出生在法国沃克吕兹省的伊斯勒,1988年2月19日逝世于巴黎。

他的家乡是普罗旺斯地区索尔戈河边上的伊斯勒,早年在阿维尼翁上中学。有一段时期,他曾去突尼斯小住,归国后进入马赛贸易学院攻读商务专业。1927年到1928年他在军队中服役。

1928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心中的钟声》,从此步入诗坛。次年他出版了《子午线》和《兵工厂》,这一举动使他得以在家乡伊斯勒结识著名诗人艾吕稚,并从此和他结下深情厚谊。不久,夏尔动身去巴黎,与布勒东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运动成员相遇。夏尔与他们一拍即合,欣然参加了超现实主义集团的活动。1934年,因观点分歧,他脱离了集团,和超现实主义运动保持一定距离。

从1928到1934年是夏尔诗歌实践的第一阶段,他的散文诗初步形成风格,明显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这一时期,他和艾吕雅、布勒东合作写了《缓一缓工程》(1930),这是一部你随便说一句,我任意接一句的自动写作法的产品;夏尔还创作了《阿尔蒂那》(1930)、《无主的锤子》(1934)。

1937年,夏尔发表了《第一号磨坊》,这是他诗歌创作的转变标志。他的诗开始向着细致、晦涩的方式演变,形式上更紧凑,涵义则更丰厚,他独创的以格言的运用和谜语般的格局为标志的散文诗开始得到了人们的承认。

因患败血症,夏尔不得不时常休息疗养,不能全力投入诗歌创作。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法西斯德国大举入侵法国后,夏尔积极参加了地下抵抗运动,而且成了南方抵抗运动中的著名人物。1943年,他担任了下阿尔卑斯抵抗力量空降部队总指挥,1944年他去阿尔及尔与戴高乐领导的军队会师。他于这几年间写的《伊普诺斯之页》(1946年出版)“表明了一个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深知自己的德行,渴望保卫阳光下自由的土地并决心为此付出代价的人道主义者的抵抗决心”。他说他的诗都是在“紧张、愤怒、恐怖、激奋、厌恶、狡诈”之中写成的。从这些表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卫祖国,他不得不暂时放下笔杆扛起枪,但他在密密丛林中开展游击战时仍不忘挤时间写诗作文,记录下正义者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和他们美好的心声。

法国光复后,夏尔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诗歌创作。1947年他发表了《粉碎的诗》,次年又有《愤怒与神秘》问世。1949年,他写了诗体剧《克莱尔》、以后出的诗集还有《早起的人们》(1950)、《水中的太阳》(1951)、《致激怒中的安详》(1951)、《为了蛇的健康》(1954)、《上下求索》(1955)、《群岛上的谈话》(1962)、《令人费神的年龄》(1963)、《共同出场》(1965)等。

诗为他赢得了声誉,1966年,他荣获批评奖。另一诗人圣琼·佩斯评论他说:“夏尔是无师的奇才。”这当然不是说他不吸收前人的经验,他早年就十分喜爱波德莱尔、马拉美、兰波等人的诗,并从中汲取养分,其后的超现实主义运动也对他有很大影响。但他的诗歌确实具有明显的独特之处:简练、隽永,富于哲理,形式典稚、紧凑,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

暮年的夏尔仍壮心不已,勤奋笔耕不辍,出的诗集有《艰难的回程》(1966)、《绵绵雨中好打猎》(1969)、《赤裸的遗失》(〗971)、《辟邪驱魔的夜》(1972)、《具有驱赶力的香料》(1976)。剧作有《树下三击》(1967)。

1983年,伽里玛的“七星丛书”出版了夏尔的全部作品,这种情况一般在仍健在于世的作家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也是对他的诗作价值的一种肯定。

瓦扬·罗歇

(1907~1965)法国小说家,评论家和剧作家。1907年10月16日生于瓦兹省阿西勒米田,1965年5月12日在安省麦约纳逝世。

罗歇·瓦扬先后求学于兰斯和巴黎,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少年时代开始写诗,一度参加超现实主义团体,1928年与志同道合者创办杂志《大游戏》,后在《巴黎午报》和《巴黎晚报》当记者谋生,二次大战爆发后,他担任战地记者,1940年以笔名艾蒂安·麦尔潘发表《瑞典,1940》,法德休战后,他参加了抵抗运动,并于1942年申请加入法国共产党(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脱党),法国光复后他发表了《阿尔萨斯战役》和《拉特尔部队的最后一役》。

罗歇·瓦扬的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1949年与伊丽莎白·纳尔迪相识,两人结为终生伴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