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2章 上古文学(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上古文学(1)(2 / 3)

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以下便接写打猎。

打猎也分两步。先是“飞土”,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至于泥弹的制作过程,诗中也未作交代,但从“续竹”到“飞土”,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制作泥弹的环节。“飞土”的目标,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一旦打中,便向猎获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宍”,为古“肉”字,指代飞禽走兽。

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狞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在这一点上,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容量很大,对待猎的艺术表现也比较成功。当然这种简短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然而审美具有历史性,以令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不仅每一句的主语“我们”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于动感。且容易唤起人们对“断”“续”“飞”“逐”动作前后过程的联想。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

伊耆氏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赏析】

这首上古歌谣选自《礼记·郊特牲》。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原始农业,随之而来也就有了为农业进行祝祷的宗教祭祀活动。这首《伊耆氏蜡辞》便是一个叫伊耆氏(有说即神农氏)的部落首领“腊祭”时的祝辞。“蜡辞”即“腊辞”。古人每年十二月祭祀百神,感谢众神灵一年来对农作物的福佑并为来年的丰收祈福,称作“腊祭”。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停滞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阶段,腊祭的习俗至今还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方保留着。

这篇祝辞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别从土、水、昆虫、草木四个方面提出祝愿,每一句正好说着一个方面。

先说“土”,希望“土反其宅”。“反”,同“返”;“宅”,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原地。全句说,土返回它的原地,是希望田土不流失的意思。一说是祈求用于蓄水与障水的堤防安稳、牢固的意思。

次说“水”,希望“水归其壑”。“壑”,这里指洼地。全句说,水流向它的洼地,是希望水流不要泛滥成灾的意思。

再次说“昆虫”,希望“昆虫毋作”。“昆虫”,指螟、蝗等农作物的害虫;“毋”,不要;“作”,兴起。这一句是希望昆虫不生,免除虫灾。

最后说“草木”,希望“草木归其泽”。“草木”指危害庄稼的稗草、荆榛等植物。这一句希望草木返回它们的沼泽地带,不再危害庄稼。

所举土、水、昆虫、草木四物,与农业生产的好坏关系至为密切。原始部落生产力低下,对于这四物的灾害难以控制,但又觉得非要控制不可。这种矛盾心理就体现在虔诚庄严的“蜡辞”形式中。四句诗,句句都是愿望,又都是命令;既都是祝辞,又都是咒语。一种原始人心灵深处的动荡、不平衡,通过这四句歌谣被表达了出来。阅读这首祝辞,我们的眼前仿佛闪现出一群原始人,他们正在旷野之中举行庄严肃穆的祝祷仪式。当我们设身处地、神思飞越地逐一念起这一句又一句的祝辞时,在心灵深处似乎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当年有过的那种动荡和不平衡的感情,并由此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赏析】

相传,《击壤歌》是尧帝时一位老人,在作“击壤”之戏时唱的歌。

全诗虽五句,当分两层读。前四句以四个排比短句描述了先民们原始的劳动和生活情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起而劳作与归而休息顺从自然的规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饮水与衣食,取之丰沃的土地。这是上古黄河文明的真实写照,华夏民族就是从这种生存状况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单一的句式和重复的节奏,反映了先民朴俭的生活和平和的心情;明白如话的语言,则体现了原始口头文学兴于自然不加修饰的特点。

“帝力于我何有哉?”此句承上而来。当观者看到五十之民边唱歌谣、边作击壤之戏而赞叹尧帝的力量、功德时,击壤老爹便发出这样的疑问:对我来说,如今所过着的这种顺乎自然、取足大地的生活,与尧帝的力量和功德又有什么关系呢?着此一问,便使这首简明的古歌,主题倾向的阐释变得复杂起来。

南风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