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间·边缘·对话> 第57章 试论莫言《民间音乐》对《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模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试论莫言《民间音乐》对《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模仿(1 / 3)

DiscussingtheImitatingaboutMoYan\"sFolkMusictoTheBalladoftheSadCafe

王鲁涛

WangLutao

【内容摘要】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是一篇典型的对美国现代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模仿之作。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这两篇小说分别从故事结构框架,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以及小说中所插入的议论性语句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比较,找出其模仿的证据,并对《民间音乐》在生硬模仿原作方面所造成的艺术上的缺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间音乐》;《伤心咖啡馆之歌》;模仿

莫言早期创作的小说以《透明的红萝卜》最为人所熟知,许多评论家都对这篇小说大做文章,并力求对小说中的“透明的红萝卜”这一意象做出自认为合理的解释,但评论家们大都忽略了莫言之前发表的另一篇重要的短篇小说《民间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篇小说可以称之为姊妹篇,没有《民间音乐》的发表,也就不会有后来《透明的红萝卜》的问世。

而这两篇小说都和美国现代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有着极为亲密的血缘关系。《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尾声,经莫言改头换面,搬到了《民间音乐》里,剩下的部分则通过巧妙的变形,融合进了《透明的红萝卜》之中。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拟就《民间音乐》对《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模仿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其因生硬模仿原作所造成的艺术上的缺陷。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莫言是一位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心气颇高的作家。莫言曾在一篇演讲词中提到,“我是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写作的,那时中国的文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西方的许多作家都介绍了过来,大家都在近乎发疯地模仿他们……但我凭着直感认识到,我不能学那些正在文坛上走红的人的样子,把西方作家的东西改头换面当成自己的”。这段颇为自信的话出自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校区的演讲词中,此时距离莫言1985年凭着《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已经过了十五年,距离1983年《民间音乐》的发表已经过了十七年。估计早已名满天下的莫言忘记了自己刚出道时也曾机械地摹仿过、改头换面过西方作家的作品。《民间音乐》是一篇典型的模仿之作,整个故事的结构框架,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以及小说中为推动情节发展所插入的议论性语句,都可以找到与原作《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相对应之处。

一、故事结构框架的套用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故事主体结构可以提炼为以下几个叙述句:1.自称是其表兄的小罗锅在一个晚上来投靠爱密利亚小姐并被收留;2.拟小镇因为爱密利亚收留小罗锅这件事而谣言四起;3.谣言消失,因为罗锅的原因小镇上有了供镇民们消遣娱乐的咖啡馆;4.爱密利亚爱上了罗锅并且生活安定幸福;5.爱密利亚的前夫重回小镇,罗锅被其迷惑,平静的生活被打破;6.为夺回罗锅,爱密利亚与前夫暗中较劲,最终引发两人决斗;7.爱密利亚因罗锅背叛战败,前夫和罗锅砸毁咖啡馆后一起离开小镇;8.爱密利亚伤心绝望,把自己封闭起来。

《民间音乐》的故事结构则可以提炼为以下几个叙述句:1.花茉莉留宿了晚上寻求住处的流浪艺人小瞎子;2.小镇因为花茉莉留宿小瞎子而谣言四起;3.谣言消失,由于小瞎子的艺术才能花茉莉的饭店成了镇上的居民消遣娱乐的场所;4.花茉莉爱上了小瞎子;生意越做越好;5.日子久了,小瞎子渐渐有了离去的念头;6.镇上另外几家同行欲与花茉莉争夺小瞎子;7.为保住小瞎子,花茉莉决定和他结婚,却遭到拒绝;8.小瞎子选择离开了小镇,花茉莉关闭饭馆追赶小瞎子而去。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民间音乐》前半部分的结构框架与《伤心咖啡馆之歌》几乎完全一致,即使是做了修改的后半部分也基本上与原作相对应。

二、人物的改头换面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南方的一个偏僻小镇,而《民间音乐》的故事背景则是80年代初期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一个闭塞的农村小镇,为了使人物与故事中的背景相吻合,莫言不得不把原作中的人物进行一番处理,才能搬到《民间音乐》中。

1.故事主人公爱密利亚和花茉莉的转换在原作中爱密利亚是小镇上最有钱的女人,拥有一家商店、酿酒厂和锯木厂,是小镇上的头号人物。性格强悍好斗,无人敢惹,坚强自立,从不依靠他人。对一般的男人不感兴趣,无缘无故地把新婚的丈夫赶出家门。在遇到罗锅之前一直独自生活,后来莫名其妙地爱上身体畸形矮小的罗锅,并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爱密利亚,长有一对稍微有点斜的眼睛。

在《民间音乐》中爱密利亚被转换成了小镇上的开饭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