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奴,勾践也是险象环生,吴国重臣伍子胥以远见卓识的眼光认定勾践必不肯终为人下,数劝夫差诛掉勾践。幸得夫差宠妃,勾践活命的另一重要棋子,越女西施和郑旦的拼命力保,勾践才得以转危为安。
夫差和伯嚭,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贪财和好色。听到勾践带来了大批珍宝和美女,夫差心动了,这么守信的勾践,以后想必进贡也会及时和准确。算了,勾践既已为奴,给他双插翅膀估计他也不敢飞,何产留着。至此,夫差赦勾践之心已决。
伍子胥见势不妙,在一旁瞪眼叫道:“飞鸟在天上飞,要射它下来还要弯弓呢。更何况勾践已经跪伏在堂下,杀他不过就是举手之劳。勾践阴险,所说的话全是伪装的。臣请大王即杀勾践。不杀勾践,就是放虎归山啊。”
伍子胥是个战神,但在政治上却不高明。说话太直,翻来覆去就那几句,使得夫差也有了听觉疲劳了。再者,因自己性子,朝堂之上如此对夫差不太恭敬,也让夫差心里不太乐意。所以,有时候在人际交往中,直言直语并不总是受欢迎的,有时候还会很伤人,“直言直语”的人往往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只考虑到自己“不吐不快”的感觉,而不去考虑别人的立场、观念、性格和感受。他的话,有可能直指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启动自卫系统,如果招架不住,就会给当事人造成心理伤害。
果然,夫差对伍子胥言道:“寡人不杀勾践,不然会失信于天下。太师难道没听说过,诛降杀奴,会祸害三代人吗?”
伍子胥哪里肯依,拔剑出来,道:“大王害怕惹祸,老臣不怕。老臣这就代大王诛杀勾践。”
如此公然对抗夫差的意思,无视自己的权威,夫差当然不干了,气得面色铁青,大声叫道:“大胆,你是国君还是寡人是国君,谁敢不听我的命令。”
伍子胥见夫差不听自己规劝,急火攻心,张口愤血,将剑扔在地上,踉跄走出宫殿。一边走,一边仰天叹道:“夫差今天不杀勾践,异日必被勾践所杀呀!”此话能看出伍子胥的见识,但也能看出他不是个当官的料,你就算有怨言,也该埋藏心中,暗做谋划,怎可在此大庭广众之下随口而出,对领导的决策妄加诋毁,大肆散布亡国论调,难怪以后夫差越来越看他不顺眼,古人说:佼佼者易污,你穿一袭白衣一头白发行走江湖,怎么可能不沾上泥点子呢?看来,伍子胥在人际关系方面永远是个低能儿,此生注定只能当一个寂寞的英雄。
夫差与伍子胥的一番争吵,范蠡一一看在眼中,心中暗喜。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夫差一见伍子胥离去,还是气愤难平。还是伯嚭会体贴人,会说话。他劝夫差道:“子胥只看到了眼前,没看到长远的利益。大王想要图霸于诸侯,就要树立自己仁君的形象,不杀勾践,天下诸侯都会称颂大王的。”
这话说得夫差十分受用,气也消了,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夫差这一笑,勾践、雅鱼、范蠡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看来,杀头暂时是免了,就等着做奴了。
会见完后,夫差让卫士把勾践、雅鱼、范蠡三人押下,囚在石牢之中。这一囚,勾践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这夫差颠三倒四的,什么时候才能让自己真正当奴隶呢。这不痛不痒的,命也悬着啊。
勾践知道,对吴国忠心耿耿的伍子胥不杀他是绝不会罢休的。现在自己被囚在石牢中,随时都可能受诛。想到这些,勾践那是食不知味,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伍子胥举着剑向他看来。有的时候,等死的滋味比将死还要可怕,那是一种极致的折磨啊。
勾践心里越想越烦,防御底线再次逼近临界点。勾践又想碰壁而死。面对死亡,勾践悲从心来,嘤婴而泣。
雅鱼、范蠡被囚在勾践隔壁,听到勾践这一哭,心里立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雅鱼心如刀绞,但又不好以言语来安慰勾践。范蠡心道,勾践啊勾践,学会自我控制吧。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恶意的指控、陷害,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有的人会大动肝火,结果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而有的人则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对这类事情能够泰然处之,结果事情会圆满解决。两种不同的态度,两种不同的结果。只有很好的自我控制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冷静是智慧美丽的珍宝,它来自于长期耐心的自我控制。萧伯纳曾经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如果你在生活中学会了自我控制,你就会赢得更多胜利。如果你是一个缺乏自控能力的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成功,你就有必要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懂得理智地、客观地、冷静地处理问题。
范蠡后来想到一个方法,他撕下袍衫衣片,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君子无时且耐时。”写完后,又包起牢中一块石子,从石壁上甩到勾践的牢房之中。
勾践正要撞墙,突然看见空中抛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叭一声落到自己跟前。勾践好奇心起,捡起来展开一看,正是范蠡写就的血书。这一看,勾践要自尽的心又没了,比之范蠡,自己真是自愧弗如啊。
自己心意转过来了,隔壁范蠡和雅鱼还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