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胡雪岩官商智慧全集> 第16章权重如山,财流如水(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权重如山,财流如水(1)(2 / 3)

社会的财富聚集到了自己手上,也就是敛财。所以商人让社会改观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报社会。乱世之中,与百姓生死息息相关的是药,于是胡雪岩仔细思考之后选择开药店而济世。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胡雪岩的成功并不紧紧在于把生意的规模做大到极致,更在于他在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才会得到百姓长久的认可。胡雪岩认为发了财就应该做好事,就好比每天吃饭一样是例行公事。

当时社会动乱,太平天国、小刀会等起义很多,各地战乱频繁,很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在风餐露宿之中或者水土不服,或者旅途劳顿,很容易得上疾病。但是他们的身上一般都没有多少银两,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开医馆。胡雪岩在此时开办药店自然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济世之举。他不能看着那么多人倒毙途中,自己有能去救却不救。在清军与太平军和出关西征时,胡雪岩就已邀请江浙名医研制出“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寄给曾国藩、左宗棠军营及灾区陕甘豫晋各省藩署。战乱结束后,为了能够“广救于人”,胡雪岩决定开办药号。

浙江因气候适宜,有很多品质优良的草药,杭州城内的医药业也很发达,胡雪岩身处其间,不仅受到了“悬壶济世”的中医传统的影响,也有良好的条件去从事这个事业。因此,胡雪岩下令在全国各地钱庄另设医铺,对前来看病抓药的人有钱的少收钱,无钱的则免费看病送药。通过做这个慈善事业,胡雪岩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就大为不同的。

另外,胡雪岩还与军队做了沟通,他与湘军、绿营达成协议,答应只要军队出本钱,购买原材料,让名医去配药之类的事情都由他负责,药物配成之后,他会派人送到军营之中,如此一来,军队的后顾之忧就少了许多,曾国藩在得知此事后感叹说:“胡氏为国之忠,不下于我。”

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科举考试之时,胡雪岩考虑到很多士子因为刻苦学业,为准备考试又通常熬夜,一路跋涉前来应考,身心疲惫,因此就派人送各种药品、补品给这些士子。士子是治国之才,胡雪岩此举不仅受到考官、士子们交口称赞,也赢得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百姓的爱戴。胡雪岩自己则说:“不必言谢,诸位乃国之栋梁,胡某岂能不为国着想,以尽绵薄之力。”

如果只从现实的“利”来考虑,胡雪岩在创办胡庆余堂和经营的过程中并不成功。明明可以通过这条的道路谋求更大的利润,却没有那么做。正是面对义与利的取舍能够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使得胡雪岩被后世称赞。一个成功的商人就在于他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慈善家,还善于把义与利结合起来。

1875年(光绪元年)开始,很多客商、香客一下车登岸就发现,有很多人身穿印有“胡庆余堂药号”字样的号衣,迎上来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药”。这就是胡雪岩的宣传之道,受惠之人对胡庆堂自然心存好感,来到杭州的外地人都对这个药号印象深刻,胡庆堂也就随着四方人士的走动把名气传到了全国各地。

钱可以买到气势,但未必能买到别人的尊敬。胡雪岩不仅用钱换得了钱,还在人们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别人发自内心的敬重。虽然他在济世之时,是否考虑到自己的成本和赢利计算,但他此举确实使得商人的地位和形象大为改观。而且同时他也不失时机地为自己做了宣传。名利本就难以截然分开,有了名之后,利也随之而来,胡雪岩正是做到了“双收”。

同洋人斗法:从商也要考虑民族利益

蚕丝业在中国的江南地区很发达,当地的很多人都同这个行业挂上了钩,一旦市场有所动静,便会波及众多人的生计。所以,清朝时,政府对江南一带的蚕丝业采取保护、抬价或减价收购,禁止垄断等措施促使其发展。

但是,随着西方机器的传入,手工作坊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技术已经远远落后。洋人在中国开始大量收购生丝,然后运回国内进行生产,缺少生产原材料,这就迫使江浙一带的手工作坊一个接着一个倒闭,洋人开始想尽办法压低价钱来收购生丝,渐渐地就控制了整个蚕丝市场。由于生丝的特性,如果不加特殊的保护,很容易从最初的雪白变成土黄,那样的话丝就会一文不值。再加上,蚕丝业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命运,丝若卖不出去,大家的生活,还有工作全部都将化作泡影。所以,就算是价钱再低,蚕农们只能硬着头皮把手中的生丝卖给他们。

胡雪岩对于蚕丝业一直都心有所寄,但是由于能力有限,不能同洋人进行对抗,小打小闹又不是胡雪岩所要的,他的目标是能够在蚕丝业一展拳脚,大干一番。胡雪岩明白,和洋人较量,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还要有强硬的靠山,这样才有胜利的可能。

公元1854年,何桂清调补仓场侍郎。随后登上浙江抚台的宝座。

借助何桂清的关系,公元1855年,王有龄调补杭州知府,不久又被授予署督粮道,赏戴花翎。

公元1856年,王有龄集盐务、司法、粮政于一身,被授予署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