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响,使自己情不自禁地做出不符合自己消费习惯的非理性行为。
李明与另外一个部门的同事洋文在一次出差结伴而行。洋文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男孩,结识洋文,也让李明觉得这次枯燥的出差有了新的乐趣。出差的间隙,李明和洋文少不了安排在空闲的时间到当地的商场去“血拼”,洋文的出手大方也给了李明不小的触动。
“平时一般购物,我都喜欢挑选一些中等价位的产品,普通的衣服一般在几百元,很少有四位数的;购买生活用品,也是挑一些自己可以承受的二线品牌,又实惠质量也不差。”可是与自己收入相当的洋文相比,李明不由得自惭形秽起来,觉得自己简直太“小儿科”了。“洋文出手很阔绰,七八百元的皮腰带,上千元的衬衫,四五千元的皮包,他买起来似乎眼睛都不眨,还连呼当地的商场比上海便宜,动员我一起血拼。”可是在李明看来,这些打折后的商品尽管比上海的便宜一些,也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消费能力。
“可是毕竟是刚刚认识的新同事,而且我和洋文的收入差不多,我要是太寒酸不是被别人笑话?”出于爱面子的心理,李明也放开胆子花掉自己近一个月的收入,购买了一只名牌皮包。
“从商场回来,我就后悔了。”和洋文快乐的单身生活不一样,李明去年新婚,每个月还要和老婆一起偿还一笔不小的按揭贷款,可是买一个手提包就花掉了自己一个月的薪水,想想下个月去偿还信用卡的情景,李明就开始有点担忧。其实偶尔购买了一件“奢侈品”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对李明来说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消费心态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可见,在消费的过程中,伙伴的示范作用也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不小的刺激。李明与洋文的收入虽然差不多,但是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比如作为单身的洋文可以过上无忧消费的“月光族”生活,不过,已经建立家庭的李明却要应对房贷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因此尽管他们名义上收入相当,不过,两个人可以供支配的收入却是大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消费能力的不同,然而这种示范效应的存在却使一些消费行为相互影响。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因为种种的原因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我们也经常见到有些人,一见别人排队买东西,就以为是有“便宜”可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进去。而一见别人都夸这东西好,也赶快掏腰包,生怕错过机会。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消费行为。因为存在示范效用,也经常出现一些“托儿”的现象,这些都是商家玩的把戏,最终的目的也无非是吸引观众来购买商品。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中老年人就陷入了保健食品广告的“羊群效应”中。保健食品厂商夸大、渲染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使消费者对自身健康产生恐惧、担忧,再渲染保健食品神奇的药用功效,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结果,那些病笃乱投医的老年消费者对虚假宣传深信不疑,而只要一个人去购买则往往造成更多人盲目跟风购买,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就是典型的消费示范效应。
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其实这倒道出了人们的心理定式。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当人们一说什么东西流行,于是满大街全是。于是,就出现了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干活也穿西服。
从社会行为上来讲,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具有好热闹的天性。对于普通人来说,好面子、爱攀比、趋同是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小毛小病”,其实这从个人的心理层面讲,也是一个很难简单地克服的问题,因此要想避免非理性消费的产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羊群效应”绝缘。在外出消费的时候,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能力相当的伙伴和朋友共同购物,而避免与比自己消费能力高的人一起搭伴而行,这样可以消除非理性购物对自己的经济带来的影响,不管怎么说保持自己的消费理性是最重要的。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消费的“羊群效应”其实也是一种消费心理,这种消费心理往往是受到社会消费形态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为了规避消费的“羊群效应”,消费者要形成自己正确的消费观。用理性引导自己的消费,杜绝趋之若鹜,盲目跟随。
为什么人们买涨不买跌——消费的逐利心理
消费时,有一种这样的奇怪现象,那就是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买涨不买跌。特别是在近几年的生活中,这样的消费怪圈更是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在近期高涨的黄金市场和小商品市场中最为显眼。因此,很多人提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为什么某种商品越是涨价,但是买的人却不减反增,甚至有时却形成了抢购的局面?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这样的心理测试,题目是:假如在你的身上发生这样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你不小心丢失了1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