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有力量的,它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进而影响我们的成败。态度是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软实力”,激情应该成长在端正的态度中。端正的态度可以成为我们事业成功、拥有财富的助推器。赚钱的手段比赚钱更值得回味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承认,现实生活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又万万不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定的财产:宽敞的房屋、时髦的家具、现代化的电器、流行的服装、小轿车等,而这些都需要用钱去购买。人们的消费需求永无止境,当你拥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东西之后,你还想要得到新的更好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是交换的手段,金钱就是力量,很多人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择手段,最终成了金钱的奴隶,就算是坐拥豪宅名车,他们的心中也总是会缺少最简单的幸福和快乐。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著名的《雅典的泰门》中对金钱的魔力有着绝妙的论述:“金子!黄黄的、发光的、金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实际上这是贪财者的写照,其实仅靠钱财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状态。黑皮肤的人可以通过换肤变成白皮肤,却永远不能改变他曾经有过的自卑。卑贱的人获得了财产可以像暴发户一样财大气粗,但永远不会像真正的贵族那样绅士有品位。
钱财值得去追求,但不值得崇拜,就像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对不是为了吃饭。放弃对金钱的追求会让我们不能立足于世,但为了赚钱而出卖我们自身的灵魂,不择手段,却是大错而特错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你有一颗敢于吃苦、勇于创业的恒心,你就能挣到金钱,赢得财富,从而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钱也不是罪过,只要你的财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合法获得的,消费的途径也是合法的,那么你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成功人士,值得人们学习。今天,金钱和财富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当然这个标准的前提是要我们摆正自己对钱财的态度,认清钱财的本性,不轻视不崇拜。不是将赚钱当成终极目的,而是用正当的手段,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体会赚钱的快乐。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洪晃学习。提起洪晃,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她的外祖父章士钊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她的母亲章含之也是有名的外交官,而她本人曾与陈凯歌有过短暂的婚姻,更是掌管三本时尚杂志和一个卫星电视节目的CEO(首席执行官)。她在中学毕业以后,考入美国久负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Vassar学院,学习国际政治专业,成为罗斯福夫人、凯瑟琳·肯尼迪夫人的校友。洪晃不无得意地说:“七大女校各有性格,比如希拉里·克林顿读的那所学校,擅长培养特别专业、特别能干的女强人。我们这所学校培养的人大都像我一样沾点艺术气质,比较独立也比较自由散漫。包括我后来回国进入文化圈子办起中文杂志,也是由这个母校所赐。”
洪晃不是目的心特别强的那种人,她属于兴趣性特别强的类型。她说她特别成功和特别失败的地方都取决于这一点。25岁时,洪晃已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南京代表,年薪高达7万美元。用她的话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会儿,这种薪水都可以买大楼了,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又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拿着这种工资会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她在那时就发现虽然赚的钱够多,可是自己一点也不快乐。因为这种工作不是她喜欢和热爱的。
在那个年龄,在洪晃的心目中,一次轻松愉悦的朋友聚会远比这个在当时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的年薪更具吸引力。至今,洪晃仍然认为那时的生活很刻板、很乏味。用她的话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被FOB啊、信用证啊、谈判啊、合同啊包围住,天天都要和别人喝夜酒啊、应酬啊、催款啊、陪人家去唱卡拉OK啊,觉得自己已经快死掉了。”
洪晃清晰地记得一个周日,她要去谈判,在一个大奔驰车的后座,她突然间开始哭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生活已经过去了,挣一把一把的钱,坐在一辆名牌轿车里,大礼拜天什么“他妈的”屁事不干,去“他妈的”谈判去。说到这,洪晃的言谈举止流露出近乎于男人般的果敢和豪爽。
也许是对这种有钱但是没有快乐的生活厌倦了,洪晃逐渐发现自己更乐意用自己热爱的方式赚钱,而并非单纯为赚钱而赚钱,于是她在1996年辞去了年薪18万美元的首代职位,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投资了美国文特出版公司。这个公司的所有投资人都是留过学的华人,大家都想为中国的文化做一点事情。
洪晃说:“赚钱当然是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也跟钱没仇,但当我老了时,我希望我能告诉我的孙辈我曾经做过令我自己感到自豪的事,而不是说这辈子就追求个百万亿万富翁。其实谁都对钱感兴趣,但我对赚钱的手段更感兴趣。”
因此洪晃决定将《世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