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根据英国家庭调查公司提供的相关数据,埃米施先生分析,家庭富裕的父母比家庭贫穷的父母更有可能为后辈提供金钱,在养育这些孩子的过程当中给予孩子更充分的物质满足,并花费大量的金钱作为学费供子女读大学所用。但是,父母财富上的成功在孩子们身上产生的效果似乎却恰恰相反。在被父母资助上大学的年轻人当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孩子不会定期给父母打电话,即使打电话也是要生活费或是遇到了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孩子不会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他们宁愿拿着钱和朋友出去挥霍,也不愿意回家。
然而,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受过大学教育之后,也会成为有产者,这些有钱的子女通常情况下和父母的关系都十分疏远,这就是人们所谓的“富儿不孝”。
那么,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会如此不孝呢?人们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随着工作量的增大,收入的增加,照顾父母所需的成本也在逐渐的上升。他们会觉得为父母上街买东西这类事所需的代价太大,并不值得。财富越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疏远现象就表现得越明显。
然而,另外一个答案却可以从经济学的另一个冷僻分支——策略遗赠理论中找出合理的解释。这个理论充分指出,儿女只有在确保自己所能得到父母的遗产份额的情况下才会对父母做出相应的赡养义务。但是这一点只适合家庭规模小,子女较少的家庭。一般情况下,家庭越富裕,家里的孩子就越少,所以,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就不存在为争得财产的竞争,他们也就不会为获得遗产而赡养父母了。
若把这些无情的法则考虑到其中的话,这些有钱人家的父母又将何去何从?或许,家庭子女多的结果会更好一点吧。但是埃米施对于此看法也并不是很看好,他说:“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围着自己的儿女打转。”若想在现实生活中不犯李尔王式的错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过早的把自己的财产交给子女,手中握着财政大权,子女便不会太过嚣张。
为了不让“富儿不孝”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要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只懂吃玩的少爷或公主,那么,你是否想过晚年以后的你该如何生活?
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较少,而贫困家庭的孩子较多?
中国有句古话:“人多力量大”。很久以来,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里,所以把人数作为衡量力量的惟一标准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但是否人多就真的力量大呢?是否孩子越多带来的家庭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好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富裕的家庭只要一个孩子,而贫困家庭却有几个孩子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主要在于富裕家庭的父母重质不重量,而贫困家庭的父母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利益,重量不重质。假设用于抚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费用和母亲怀孕分娩期间的成本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把这些看作是不变成本也就是数量成本,则用于提高孩子的身体和文化素质的医疗保健和教育费用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孩子的可变成本也就是质量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可变成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之间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可替代性,于是父母的选择偏好由投入孩子的数量成本转向质量成本。
这一分析可以充分解释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较少,而贫困的家庭却往往倾向于生较多的孩子。若与贫困家庭相比较,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有较好的工作、较高的收入以及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了养育孩子,他们所付出的牺牲也就是他们要支付的机会成本无疑要更高一些,即花费比较大,所以富裕家庭一个孩子的抚养压力已经比较大,更不要说再多抚养一个。同时,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注重现代社会对孩子质量的要求,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富裕家庭都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使自己将来有更大的收益。因为,从长期来看,收益的增加总是伴随着收益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也愿意并有能力为孩子在质量方面的提高多付出成本。这样一来,通过权衡利弊,比较富裕的父母往往就倾向于在养育较少孩子的同时提高这些孩子的素质。
从总体上看来,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富裕家庭的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质量更高但数量上却不一定是最多。收入的增加可能不仅仅体现为子女数量的增加,而且还体现在质量的提高上,但是,从理论上讲,数量弹性应该低于质量弹性。同时,因为受到养育孩子的时间机会成本的影响,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便会产生为了节省时间而以孩子的质量替代孩子数量的现象,而且,针对儿童质量需求的收入弹性要比针对儿童数量需求的收入弹性大很多。总之,一句话,富人家的孩子虽然少但其受教育情况却良好,而穷人家的孩子虽然多,但却缺乏教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生养孩子的成本问题。他指出,父母在生养孩子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