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按】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阳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
【译文】
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水之所以沸腾,是靠了一种力量——火的力量。火烧得越旺,火势越大,越发迅速猛烈而不可阻挡。柴草,是产生火力的灵魂,是蕴藏火势的地方,靠近它并不会受到伤害,所以,强大的力量虽然阻挡不了,但它的气势是可以削弱的。
在市场竞争中,面对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或难以争取的顾客,经营者应抓住问题的要害,避开与占据优势的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正面冲突,或直接争取顾客,而要千方百计地改变对手有利的形势,削弱对手据以成气候的某些因素,并强化宣传和销售,把顾客吸引到自己的市场上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案例1 】
审时度势的价格战略
?目前,长虹已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四的彩电生产基地,长虹的彩电销量居全国第一,它的成功是值得所有企业借鉴的。
从1996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消费者都有电视机更新换代的需要,而且要换都换大屏幕。全国城市家庭是换大屏幕的主要消费者,大约有1亿个家庭,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
为此,全国家电企业引进了113条生产线,出现严重的重复生产。电子部的张学东也无奈地解释道:我国电子部批准的只有4条线,而如今全国一下上了这么多生产线,必然导致过剩的生产能力,供给市场会大大地超过需求市场,众多厂家争夺有限的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是可预见的。1999年国内生产100万以上只有3家企业,上五十万台的可能出就十多家,其它的企业都在萎缩,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虽然一些小企业表面看没什么实力,但是政府毕竟要支持,税收政策要优惠、原材料供给也优先,这样他们产品的成本相对就会低一些,虽然生产的量不大,但是他们的价格低,会给彩电市场造成竞争压力。仅仅从生产线来看,价格的下降也是个必然。
全球彩管是13000万支,其中大屏幕和超大屏幕的一共有3000多万支,小屏幕大约有1亿支,由于中国是家电最大的消费国,国际上的竞争者都看准了中国。中国的彩电市场前景可观,大屏幕的需求正在增加,重点是29英寸。1999的中国的彩电总需求量大约有1300万台,2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大约占30%,也就是600万台左右。
日本企业早发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从1993年起就不断地有日本水货涌入中国,松下、东芝、索尼、日立在中国都有走私货,甚至还研究怎么走私,这是一支不容易发现又不能忽视的竞争力量。走私的价格很低,几乎赚不到钱,但是他们利用资金的周转来赚取利率差,至少可拿到10个百分点的好处,但是国内企业的性价比受到影响,显得就没什么竞争力了。到1995年,进口的大屏幕彩电已大约有400万台。1999年调整关税,国外的产品就进来了,有的管子价格比国产还便宜,必然还要搞乱市场价格。
1999年,国内又掀起了合资热,大的合资有天津和三星、山东和松下、武汉和JVC、赣新和索尼、无锡和新加坡永固、成无一厂和新加坡德加拉、沈阳百花和韩国LG、大连和东芝等,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局。松下和东芝在中国还有零部件方面的生产,所以外国企业在中国上规模的速度会很快。国外企业又在中国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可以更快地渗透到中国市场 ,而且洋货起步较早,又有知名度,在中国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一时之间,国外的竞争对手涌入了中国市场,不但竞争者多、竞争力强、竞争势头猛,还对价格竞争起到了威胁。
国内竞争者多而不强,国外竞争者又构成了威胁,中国彩电市场的价格明显出现下滑的趋势,长虹率先采取了价格战略。倪润峰说:“降价举措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刃在迎击一些外国名牌彩电扬言3年挤垮长虹的挑战时,难免伤及同行业兄弟。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长虹也有开个行会的考虑,但是商量一般是没结果的,不如长虹先降价,其他的企业自然会跟着降。长虹的产品降了,29英寸的一台降700元,25英寸的一台降500元,21英寸的降价幅度不大。全国的25英寸、29英寸也都跟着降了。效果很明显,洋货卖的速度减慢了,而且数量也减少了。
长虹采取价格战略是必然的。长虹不降价,洋货会大举进攻,这是对我国彩电市场严重的冲击。而且国外竞争者的实力强大,目前还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与之竞争。国内的形势也是不降不行,除非国家有政策控制全国的生产能力、控制管源,减少市场的供给,市场需求的价格才会上升。价格战略是长虹的特长,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就利用了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