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她是否放弃现在的位置,愿意到职称办?再说动一个科长,事先没有和领导沟通,是否符合人事要求。”
胡长贵的话,很多人都挺清楚,就是黄一天没有和他沟通,调整了人。
黄一天看了众人一眼,笑了笑说,职称办,全称是普水县职称管理办公室,下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现在情况是,局长兼任职称办主任,我是专职也是唯一的副主任,局长和我同意了,就是职称办整个班子同意了,职称办调整人似乎不需要再向任何人汇报了吧?难道分管县长想听?分管县长想听,也轮不到我黄一天去汇报,按照级别应该是局长到县长那儿汇报。
黄一天的话,胡长贵感到很难受,也无力,说明这样的调整局长已经同意了。而黄一天根本没有把自己说的话当回事。
冯圆听了黄一天的进人方案后,很佩服。第一是选人的眼光,胡小华做科长,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有胡小华做科长,那么很多事就好处理多了,对黄一天的开展工作的作用太大了。第二就是愿意用宋亚军,不用吕丽华。宋亚军虽然不是做事的人,但是对领导吩咐的事,那是积极去完成。至于吕丽华,虽然表面上看是做事的,其实都是做的面子上文章,不能深入研究。
冯圆看到胡长贵还要讲话,就打断说,就这次人事调整我说几句,人事上的什么要求规矩我不懂,我要说的是,作为班子成员,首先要尊重用人领导的意见,选拔谁那是用人领导考虑的,不用的人没有必要插于别人的事,。
至于说被挑选的人是否同意,是一个问题,如果被选的人同意,就要尊重使用者和被使用者的意愿,这样才能把事业干好,才能干大事干成事。”
冯圆知道大家都在听自己的想法,喝一口水,继续说,对于黄一天汇报的人员调整计划,我看没有问题,也没有任何意见,只要胡小华宋亚军等人自己同意,对人对事都很好,人事两宜,适才适所!
谁都知道冯圆和局长的关系,也知道说话的份量。他这么说,就是局长也不好反对,何况局长不想反对。
胡长贵听冯圆这么一说,就知道形势对自己很不利,局长都同意了,自己反对就是得罪局长,就想看看别的班子成员的想法,只要有别人反对,自己就可以联合。于是说:
“这样的调整,不知道另外的几个领导是什么意见?”
几个副局长都说,冯局长说的很有道理,赞成这个观点,对黄一天主任建议的人员选择没有意见,很好,再说宋亚军这小伙子早就该提拔了,再不提拔,怎么能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几个局长都拥护宋亚军,按时因为宋亚军都给他们送过礼。同时,他们这么说,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么说的目的,不过是表示赞同冯圆的意见罢了,变相的拥护局长的决定。
胡长贵看到别的班子成员根本不把自己的意见当回事,听到别人如此说,知道再说什么,根本不能改变什么,就没有说话,大口的喝水。心里骂道,狗日的,平时在一起说什么相互帮助,关键时候就**的看风使舵。
局长看了一眼,又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黄一天笑着说,自己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汇报,那就是调整的几个人,事前完全征询过本人意见,都表示愿意到职称办,不存在组织硬性决定的说法。至于胡长贵局长说的胡小华在局里干的很好,不一定到职称办的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征求的时候,胡小华科长本人完全同意。
后来,大家都相互看了看,没有人开口。
局长最后发表谈话,他说,既然大家对黄一天主任提出的建议没有什么意见,被调整本人也没有意见,说明黄一天主任工作做的比较细致,能顺应民意。为了有利于职称办的工作开展,人事科上午就出一个考察预告,对宋亚军开始考察,不要拖拉,尽快把人员调整到位,便于工作。
胡小华已经是科长,不需要考察,调整岗位就可以。而宋亚军属于提拔,必须经过任免手续。
一个小时后,办公楼和下属单位几个显眼的地方都贴上了干部考察预告。预告的内容就是“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经局党组研究,定于某年某月某日至某日对宋亚军同志进行考察。附上考察考察形式及内容、考察对象、考察组成员、被考察人员名单等,然后就是考察期间,欢迎大家如实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如对考察对象有意见或建议,请于某年某月某日前当面或者电话会议向考察组反映,考察组联系电话等。
各个办公室的人都关起门在议论着这次的人员变动。在机关,不干事,提拔不起来,对别人来说都无关紧要,也不会有人去说他什么,因为谁都有那么一天,计较别人实际就是计较自己。可是众人关心的就是科室长的位置,一个位置被别人占了,就耽误自己进步的机会,当然不能容许了。
胡小华就打电话给黄一天,说一天,宋亚军的干部考察预告都贴出去了,我的事到底怎么样?是不是没有结果?否则,党组会后,怎么没有领导找我谈话?
黄一天说,谈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