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小验方,大疗效> 第26章 妇产科疾病(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妇产科疾病(1)(1 / 4)

先兆流产

妊娠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轻度下腹疼痛,或腰痛下坠感,存在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子宫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月份相符者,称为先兆流产。

中医文献在“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病症中包含有先兆流产的记述。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脾肾气虚,肝气郁滞或血热等原因造成。故治疗本病以补肾益气、安胎固摄为原则,兼有气滞者酌加理气解郁之品,兼有胎热者酌加清热安胎药,血流多者酌加收敛止血药物。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安奠二天汤加减

【配方】党参、白术各24克,山药20克,熟地、菟丝子各15克,旱莲草30克,炒杜仲、续断、扁豆各10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安胎。主治先兆流产,证见妊娠腹痛、胎动不安、如有下坠之感。

【随症加减】出血较多者加地榆炭15~30克,阿胶10克(烊化冲服);大便干结者加熟大黄6克;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0克,陈皮6克。

【方药解析】安奠二天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原方为人参30克,熟地30克,白术(土炒)30克,山药15克(炒),山萸肉15克(蒸),炙甘草3克,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扁豆15克(炒,去皮)。本方是治疗妊娠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的常用方。加减方中增加了续断、菟丝子、旱莲草,减去了枸杞、山萸肉,增强了补肾安胎和止血的作用。

安胎合剂

【配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制首乌15克。炒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桑寄生15克,续断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益气固摄,补肾安胎。主治先兆流产。

【随症加减】血热者加黄芩10克,苎麻根15克;阴道出血者加阿胶10克,藕节20克。

【方药解析】妊娠期出现阴道流血、下腹坠胀或胀痛、腰部酸胀或酸痛即可诊断为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和胎动不安。补肾益气,固摄安胎是总的治疗原则。具体应用时可以酌加止血药或清热安胎药。

寿胎丸加味

【配方】菟丝子、川续断、阿胶(加冰糖烊化冲服)、党参、炒白术、山药、白芍、黄芩各10克,桑寄生2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连服10剂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益气,安胎固摄。主治妇女肾虚滑胎,先兆流产。

【随症加减】出血较多者,应视具体情况随证加止血之品:血热者加生地、旱莲草各15克,地榆、槐花各10克;阳虚者加补骨脂、仙鹤草各10克,艾叶炭6克,黄芩减至6克,菟丝子可加至15克;兼瘀者加乌贼骨。

【方药解析】寿胎丸原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由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四药组成,重用菟丝子补肾。以本方加味治疗先兆流产常为临床所采用。

本方的安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增强垂体一卵巢促黄体功能,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研究表明方中黄芩、菟丝子、续断的作用较明显。

安胎饮

【配方】党参、黄芪、山药、杜仲、枸杞、续断、阿胶(烊化)、苏梗、黄芩、白芍各15克,白术20克,砂仁3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补肾,理气安胎。主治先兆流产。

【方药解析】本方配伍苏梗、砂仁理气安胎,又配伍大剂量白术健脾化湿,所以本方对于肾气不固,兼有湿阻气滞者尤宜。

安胎止血汤

【配方】菟丝子、桑寄生、杜仲、熟地、白芍、党参、山药各15克,当归身、山萸肉、阿胶(烊化冲服)各10克,旱莲草、苎麻根各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补肾益气,固摄安胎。主治先兆流产。

【随症加减】应用本方时若见阴道出血量多有热者,加黄芩炭10克,贯众炭12克,莲房炭6克;神疲气少,小腹下坠者加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升麻10克。

益气固肾汤

【配方】黄芪30克,山药20克,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白芍、生熟地各15克,黄芩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益气补肾,安胎。主治先兆流产。

【随症加减】血虚者加首乌20克;脾虚者加茯苓12克,砂仁6克;腹痛者重用白芍配伍甘草10克;阴道出血者加阿胶10克(烊化)。

固肾益气汤

【配方】黄芪、菟丝子各40~60克,桑寄生、川断、白术、煅龙骨各30克,人参6~9克(党参30克),阿胶、荆芥炭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