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解析】本方以桃红四物汤去地黄加丹参、蒲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配用石菖蒲祛痰浊,醒心脑。全方意在使瘀血去,新血生、痰浊化,而脑醒神明。
补肾健脑丸
【配方】熟地12克,肉苁蓉12克,淫羊藿12克,巴戟天10克,地龙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女贞子15克,益智仁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制首乌12克,炒枣仁15克,路路通10克,鹿角胶6克。
【用法】制成丸剂,每次6克(含生药5克),每日3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5~8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安慰剂6克(含维生素C0.6克),每日3次,安慰剂色泽,外观与治疗组相似。
【功效】滋阴壮阳,醒脑开窍。治疗老年性痴呆。
肉苁蓉
【方药解析】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用补肾健脑丸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脑血流量显著增加。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流量,改善组织代谢,来激发和提高脑的功能。
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是大脑机能活动轻度暂时性失调的一组神经一精神疾病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病、强迫症、抑郁症等。
属于中医的“郁证”、“心悸”、“不寐”、“健忘”、“头痛”、“厥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等病证范畴。头痛、失眠、嗜睡、焦虑、抑郁,症状多种多样,但没有相应的体征。病机总与气机失调有关。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十味温胆汤
【配方】太子参30克,熟地15克,酸枣仁20克。炙半夏15克,茯苓30克,陈皮12克,炒枳实15克,炙远志8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取水600毫升,浸泡药物20分钟,文火煎煮半小时,取汁150毫升,共煎3次,合取药液450毫升,分3次温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养心,安神宁志,行气豁痰。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证见心悸,气短或过度换气,心前区憋闷或疼痛,失眠,焦虑易惊,精神紧张且易激动,乏力,头晕及多汗;心跳增快,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或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S—T改变,T波低平等;排除心肌器质性病变及甲状腺疾病。
【方药解析】十味温胆汤为《证治准绳》方。研究表明,温胆汤具有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作用,可调节植物神经而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加太子参、熟地、五味子、远志能明显增强镇静作用,增加回心血量及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加味己椒苈黄丸
【配方】防己、葶苈子、厚朴各10克,花椒6克,大黄、枳壳各8克,茯苓2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初煎晚饭后3小时服,复煎次日早晨服。
【功效】行气利水。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痰饮型,证见腹中雷鸣,难寐多梦,大便溏烂,神情忧郁,疑病心理。
【随症加减】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8克,龙骨(先煎)30克;便溏者减葶苈子至8克,加白术12克;便秘者加槟榔10克,肉苁蓉20克;多疑者加合欢皮12克,栀子6克;气虚疲倦者加党参15克;睡眠严重障碍者每晚加服地西泮5毫克,连服3~5晚。
【方药解析】己椒苈黄丸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方中防己、椒目、葶苈子利尿,大黄泻下,用治小肠水饮证。既有水停,又有气滞,故改方中椒目为花椒,取其辛散温行,佐厚朴、枳壳行气理气,加用茯苓、甘草以补气健脾利水,诸药相合有水、气并治之功。
加减逍遥散
【配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远志、菖蒲各9克,龙骨、牡蛎(先煎)各20克,磁石(先煎)25克,琥珀(分2次冲服)3克,大枣10枚,小麦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主治神经官能症,证见倦怠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厌食,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痛,心慌,心烦,胸闷,头晕目眩,惊慌恐惧,过度换气,手指麻木,偶发昏厥,咽部如物堵塞感受,头痛,甚则哭笑无常,大喊大叫,癔症性瘫痪和失明,耳聋,遗精,阳痿,月经失调等。
【随症加减】心慌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肝阳上亢者加代赭石、草决明、地龙干;厌食者加砂仁、焦山楂、神曲,鸡内金、谷麦芽;胸闷者加瓜蒌、薤白、佛手、降香;肾虚腰酸者加杜仲、川断、枸杞子、狗脊;气短血虚头晕者加炙黄芪、党参、熟地黄,同时将龙骨、牡蛎、磁石减量;痰多者加胆南星、半夏、陈皮、郁金;手指麻木者加地龙干、桂枝。
【注意】琥珀、龙骨、牡蛎、磁石定惊安神,平肝潜阳之功显效,一般不宜减去,除气血亏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