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小验方,大疗效> 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1)(2 / 3)

停为痰,痰瘀同源,久之瘀阻肺络;二是久病伤正,肺虚主气无力,气不行血,停而成瘀;三是久病人络。现代研究认为,反复炎症使血管内皮损害严重,胶原组织暴露,刺激血小板附着聚集,从而激活凝血反应链,使纤维蛋白芨免疫蛋白应激性增高,致血液凝固性增加。活血化瘀之品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等作用。所以用活血化瘀之法结合辨证,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喘息型,可取得较好疗效。

固本止咳胶囊

【配方】黄芪30克,淫羊藿12克,白术12克,百部10克。

【用法】上药制成胶囊,每粒相当于生药3.6克。每次4粒,每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肺益肾,健脾化痰。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辨证属肺肾两虚、痰浊阻肺,证见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气喘,自汗,恶风,食欲不振,饭后腹胀,便溏,或动则气短,腰酸肢软,咳则遗尿,夜尿增多,舌质淡或淡胖,苔薄白,脉滑或缓者。

【方药解析】本方系据晁恩祥教授近40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总结而成,针对慢支迁延期肺肾两虚、痰浊阻肺的病理机制而设。较之补气益阴的加味金水六君煎方,本方偏重温阳补气,所治对象显然有别,不可不察。

小青龙汤

【配方】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干姜2.5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月1剂,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随症加减】痰湿阻肺加陈皮15克,厚朴5克;痰热郁肺加桑白皮15克,黄芩15克。

【注意】忌烟,注意休息,避免感冒。

【方药解析】小青龙汤首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解痉平喘、抗过敏、抗炎及祛痰多个方面的作用。不论是慢性支气管炎,或是支气管哮喘,凡属寒饮伏肺或由外邪引动者,本方治疗效果均佳。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本病多发于秋、冬季。

支气管哮喘属祖国医学“哮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累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而致。哮证分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中,属寒哮者,治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属热哮者,治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缓解期中,属肺虚者,治以补肺固卫;属脾虚者,治以健脾化痰;属肾虚者,治以补肾固摄。必要时配合外治、食疗等法治疗,可使患者早日康复。

支气管哮喘属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除正确的治疗外,更应注重预防,防患于未然。有过敏史的病人,应避免再次接触或食入过敏源;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去除引起哮证的隐性病灶。防止受凉,适当休息,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及尘土,戒辛辣刺激食物。经上述治疗及采取有效的预防后,本病预后一般良好。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加减血府逐瘀汤

【配方】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5克,柴胡9克,枳壳9克,苏子12克,炙麻黄12克,葶苈子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宣肺平喘。治疗支气管哮喘伴下列症状2项以上者:口唇发绀,肢冷面色青灰,爪甲发绀,指尖不温或有肌肤甲错,颈静脉怒张,舌青或有瘀点,舌下脉络紫暗怒张,寸口脉细涩。

【随症加减】兼表寒,去生地黄,改炙麻黄为生麻黄,加苏叶、桂枝;兼寒邪,加干姜、细辛;属风热犯肺,加黄芩、鱼腥草、生石膏;属肺肾两虚久哮,生地易熟地,加红参、蛤蚧、黄芪、紫河车。

【方药解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久病反复,宿痰伏肺,肺气壅塞,气滞而致血瘀。方中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活血逐瘀;牛膝通经脉,引瘀血下行;配以柴胡、枳壳、桔梗,疏肝解郁,行气宽胸,达到气行血运的目的;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瘀祛而不伤阴;配麻黄、苏子、葶苈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使瘀化痰消,气降喘平,而哮喘停止。本方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发作期治疗应采取西医常规处理。

玉涎丹

【配方】蛞蝓20条,浙贝母15克。

【用法】将蛞蝓洗净切碎,浙贝母研成粉末,拌匀,制成绿豆大丸子,每服1.5~3克,日服2次,连服1~3个月或更长时间。

【功效】清热化痰定喘。主治支气管哮喘,痰多,口干、舌红苔黄腻者。

【方药解析】玉涎丹出自黎阳王氏秘方,为一民间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