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小验方,大疗效> 第7章 消化系统疾病(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消化系统疾病(3)(1 / 3)

胆囊消炎方

【配方】金钱草40克,黄芩10克,槟榔15克,大黄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苏梗10克,川芎6克,郁金15克,川楝子12克,元胡12克,炒薏苡仁40克,罂粟壳6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2次早晚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加减大柴胡汤

【配方】柴胡12~18克,大黄9~18克,白芍10~30克,枳实9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郁金10克,木香10克,元胡15克,生姜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利胆,通腑泄热。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随症加减】湿热重加茵陈、龙胆草;热毒重加金银花、蒲公英;兼瘀血加赤芍、川芎。

【方药解析】大黄泻下通腑,使湿热毒邪有出路,对消除疼痛与及早恢复消化道功能具有明显的效果;柴胡、枳实、木香等有明显的利胆作用;黄芩清热,半夏降逆,白芍、元胡止痛。全方共奏清泄胆腑湿热,疏肝理气止痛之效。在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的治疗上,可及早控制和缓解病情,抑制炎症反应;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上,配合西药治疗可控制炎症,避免手术痛苦。

加减丹栀逍遥散

【配方】丹皮10克,栀子15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当归2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肝行气,清热利胆。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排除有严重梗阻胆道感染,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合并症的病例。

【随症加减】便秘、口苦、心烦加枳实、大黄、玄明粉;身黄、目黄加茵陈、金钱草。

消炎利胆汤

【配方】茵陈30克,厚朴15克,香附12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黄柏12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柴胡12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金银花15克,延胡索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热利胆,泻火解毒。主治胆囊炎。

【随症加减】急性期加茯苓12克,车前子24克;慢性期去厚朴,加川楝子12克,青皮12克;慢性期急性发作加车前子(包)12克,茯苓12克。

【方药解析】本方是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柴胡疏肝汤的大复方。

胆黄散

【配方】鲜猪胆20个,鲜绿豆500克,大黄50克,甘草20克。

【用法】切开猪胆颈部,将绿豆装入猪胆中,用线缝紧,悬吊于干燥通风处,等胆汁浸透绿豆后,洗净胆外污物,连同大黄、甘草放入温箱中烤干研末、过筛后约450克,每天早、中、晚各服10克,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利胆清热,主治慢性胆囊炎。

利胆排石饮

【配方】柴胡、生大黄、枳壳、金铃子、黄芩、广郁金各9克,金钱草45克,红藤30克。

【用法】上药(除大黄外)加适量水煎煮2次,取汁混合,加入生大黄浓缩至处方量,稍静置后,过滤,滤液加入适量苯甲酸钠(0.2%)、甜叶菊苷浸膏(1%),加水调整至全量,分装于500毫升盐水瓶内,100%:30分钟灭菌,备用,临床用灭菌棉花、纱布过滤,分装于20毫升塑料安瓿中,日服3次,每次1支。

【功效】疏肝行气,利胆化石。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方药解析】实验研究表明,利胆排石饮有显著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加速小鼠胆囊排空的功效,并有抗炎作用。

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病症。主要是由于胆汁分泌失调所致。其中,一是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明显降低,二是胆汁酸中的甘氨胆酸和胆红素不能被很好地溶解,从而发生沉淀,于是形成了人类的两种结石——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

本病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等范畴。

胆石症主要病理变化为肝气郁滞,湿热蕴阻,以致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汁郁积,久积成石。治疗总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化石排石为基本法则。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益气消石汤

【配方】西党参、生白术各15克,磁石(醋煅先煎)30克,广金钱草20克,枳实、制香附、郁金、生鸡内金、小青皮各10克,生大黄(后下)3克,生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上下午各温服1次,每次20毫升。2个月为1个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

【功效】疏肝健脾,行气清热,利胆排石。主治老年胆石症。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