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学里读的是园艺系果树专业,对栽植果树一直情有独钟,毕业后在达县地区农校担任讲师。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号召人才支援藏区,他毅然响应号召来到了甘孜州乡城附近的稻城县。1990年州林业局拿出600万元资金给全州各县发展经济林木,乡城县经过争取,得到了100多万元。有了资金后,乡城县便积极物色懂得果树栽培的专家,眼光便落在了彭汝华身上。
事有凑巧,当时一直希望在高原上培育出一片果园的彭汝华听说乡城生产的苹果品质很好,便特意过来采枝并了解情况。一到乡城,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彭汝华的目光。
西邻金沙江、东靠雅砻江的乡城县,境内谷岭相间、山川交列,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平均气温为10.4℃,但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0度以上,日照长达2000多小时,一天的日照时间常在10小时以上,干温季分明,全年降水量仅450毫米左右,而且集中在6~9月内,是发展苹果等果品十分理想的生态区。
离县城4公里的带丁通一带条件更好,地处硕曲东侧,有极好的灌溉条件,又是高山峡谷中的一块开阔地,海拔2700~2900米,南面的大雪山有效地调节了气候,使光照更充足,干湿更分明,糖化作用更充分,苹果的含糖量最高可达18%。早在1985年,甘孜州提供30多万元资金后,乡城县便在这里建立了一个80多亩地的小果园,以种植“金冠”苹果为主——这是1904年被一位英国传教士带入巴塘然后又传到乡城的。
彭汝华的目光无法离开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了,浑身热血沸腾,长久的梦想终于可以变成现实——他要在高原上圆自己多年的梦想,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一个个色彩斑斓、香气四溢的果园,为高原人民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道路。
于是他毅然和县林业局签订了承包协议,内容是承包带丁通的荒山地,承包期为13年,承包期内国家用贷款的方式向果园投入100万元周转金,用于基本建设和其它方面,而他将负责建设一个千亩以上的果园,果园所有权属县林业局,13年后他将交还果园和100万元资金。
创业的过程是极其艰苦的。最苦的地方并不在于身体上的劳累而是精神上的孤独——当时地处穷乡僻壤的老百姓们根本不接受他那些科学的种植方法。以修筑引水沟为例吧,当地的老百姓们便反对炸开岩石引水,认为这样做会让山神发怒,还会引来妖怪和瘟疫,以致彭汝华不得不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搭起帐篷、用豆瓣酱下饭,坚持了整整一年,亲自打炮眼、装炸药、点燃导火线……
县委、县政府包括林业局给了彭汝华巨大的支持。在发生林牧矛盾时,政府曾多次出面协调,林业局书记丁真益西曾亲自规划水渠,高大、英俊的办公室主任洛松尼玛曾参加了水渠的修建工作,晚上和彭汝华一起睡在荒滩上,身上只盖一块破烂的马鞍垫。
经过连续几年的奋斗,1994年,带丁通果园已经种植苹果5万多株,面积达1000多亩。2001年我到果园去采访时,面积已经扩大到两千多亩,每年产量上百万斤。而且全是从中国果树研究所引进的优良品种,包括美国蛇果系列、日本红富士系列、美国的新侨纳金经以及我国原有的金冠等。每个苹果平均重200多克,最大的竟重四五百克。口味极好,含糖量比一般低山的苹果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和其它果园不同,彭汝华整个果园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链。包括用70%土地种植绿肥的办法,保证了果树需要的有机肥,自1995年以后便不再使用农药来对付病虫害,而巧妙地利用了虻蚊、野鸡等病虫害的天敌。彭汝华含笑告诉我:“这里许多昆虫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那些有益的昆虫。野鸡更是病虫害的监测员,果园里只要哪个地方野鸡的叫声多,就提醒我们,那里的病虫害一定多。野鸡是可以大量吃虫的,因此我们对它严加保护,规定凡猎杀一只便罚款两千元,猎杀两只以上便立案……”
而对白粉病等病害,则是用人工剪除和使果树更加强壮的办法来加以消除。
12年过去了,彭汝华的青春和才华已经完全献给高原的园艺事业了,他已经完整地总结出一套在高山上培育果园的技术,而且他已经培训出一大批懂得果树栽培技术的藏族农牧民,全县已经有了大小果园90多个,面积达4800多亩,年产苹果300万斤以上,运往云南和其他地方。
彭汝华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他已经不再寂寞。
在创办果园期间,彭汝华和家乡的一位姑娘结了婚,两人一起经营果园。女儿该上学了,妻子带着她回到故乡达县,于是果园里只留下了彭汝华……
在果园里,彭汝华不仅穿着打扮像个老农,住的房屋更连老农也不如,活脱脱一个山区里的贫困户。泥土垒成的几平方米大的小屋,没有窗户,即使白天也是黑洞洞的;房里没有任何家具,只有一张木板搭成的床和一张小木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