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无师自通百姓经济学> 第2章 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 (2)(1 / 2)

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的花费一般在1000元—4000元,如果是自费读研,3年起码要花费3万元的费用。而少参加工作3年的“经济损失”应该有6万元。换言之,选择自费读研要付出将近10万元的机会成本,没考上再考,机会成本还会增大。

其次,从时间成本看,本科毕业后读研究生的3年毕竟是人生中一段黄金时间,在就业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先占要路津”即通常所说的“占位子”很重要。投入时间成本,不一定能够换来更多更好的机会,往往是错过很多不错的发展机会。对于女生来说,年龄的增加更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包括工作几年内可能就要结婚生育,用人单位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虑,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另外,从心理成本看,读研究生的知识要比本科更集中到某一个专业领域,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的压力很大,对自己的期望值也会更高,造成心理成本投入太大。而本科生就像一个“原材料”,心态比较务实,干什么都能接受,而且上手很快。可见,在人生的抉择中,学业和事业方面的“机会成本”需要慎重考虑。不管机会成本有多么大,只要你能够确信,你将来的收益——包括人生境界的收益和经济收益——比你现在所投入的机会成本大,这样的选择就是对的。

人们的选择被利益左右

稀缺性衍生取舍。面临取舍时,人们需要将所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此时,人们不仅要考虑机会成本,还要考虑“激励(经济因素)”因素。激励是指驱使人们进行特定活动的动机、报酬,或者是阻碍特定活动的负面诱因、负报酬(损失)和处罚(罚款、惩罚条例等)。例如,人们为赚钱而工作,或由于不想交罚款而遵守交通规则。

总之,激励能刺激(或克制)欲望的产生。

人的价值观形形色色,对于报偿和赔付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同一种激励因素对人民所产生的影响并非总是一致的。但通常,某种激励因素的存在会刺激人们追求自身愿望的实现,此时,人们对于此种激励会如何反应(选择),某种程度上能够被外界预测到。例如,政府在对某种活动进行补助时,该活动通常会比以前变得兴盛。在此我们假定政府为了推动太阳能发电的普及,对此进行一定的补助。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领域内企业活动会变得活跃,会有新的企业加入。

相反地,税款、罚款、违约金、手续费等这样的“负面激励”,会使人们约束自己的相关行为。如果对某种特定的活动收税或罚款,那么通常该活动会不如以前活跃。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一个事例是欧洲对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开始征收环境税,结果很多企业开始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激励不仅仅指获得金钱方面的利益。除此之外,快乐、声誉、地位、友情、恋爱等非金钱性质的因素也能形成激励。例如,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件物品在许多商店所售价格相同,我们却会在喜欢的商店购买。

这表明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时,能给人带来最大回报的激励因素通常会影响人们的决定。18世纪英国对澳洲殖民的做法就是一个经典例子。18-19世纪,英国把一船船罪犯运送到了澳洲,可由于船上罪犯过多,生存条件恶劣,往往会有多达30%以上的罪犯死于运送途中。这让一些有良心和仁爱之心的英国人感到不安,他们希望能够想办法降低罪犯在途中的死亡率。办法之一,就是要求负责运送罪犯的船主改善船上罪犯的生活、医疗条件,给他们加强营养,并减少每次运送的人数。但这样会减少船主的利润,因为政府是按照船主运送罪犯的人数付给船主费用的。

另一个办法是派遣政府官员随船全程监督,以保证罪犯在途中能得到人道待遇。但这也难以实现,因为这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确保官员不被船主收买,二是确保官员不受威胁。后来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把政府的付费方式稍微作了变更:由按上船时的人数付费改为按到达终点时下船的人数付费。仅此一点变化就使得船主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政府和民众要求船主做事变成了船主为保障自己的利益做事。这样,船主为了更多地获得利益,就千方百计地改善罪犯的生活条件和待遇,以确保罪犯能够活着到达终点。结果罪犯的死亡率立即降到了1%-1.5%。

这个故事堪称运用经济学观点进行激励的典范,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政府依据船主“为了更多地获得利益”这一需要,通过变“上船付费”为“下船付费”的报酬方式,强化了其“确保罪犯能够活着到达终点”这一目的,从而使政府和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变成了船主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形成了有效的自控,最终实现了政府和社会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这就是成功激励改变个人行为的巨大力量,也是经济学中强调激励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最低工资的提高、新的税收政策、利率的变化等都非常敏感,因此也诞生了“激励因素是经济学的根本”这样的经济学观点。

我们看到,政治家、中小企业的老板、大企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