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就多次提出希望苏联对日出兵的问题。事变后,中国要求苏联出兵抗日的愿望日益迫切,甚至认为“苏联不介入,中国就会失败”。对此,苏联先是借口时机尚未成熟,表示如果中国抗战到了生死关头,“俄当出兵,决不坐视”。但是,这仅仅是一张空头支票,南京沦陷后,苏联的允诺没有兑现,仍是按兵不动。12月,斯大林和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伏罗希洛夫致电蒋介石,正式拒绝对日作战。即使后来苏联被迫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与日军发生战争,但不久就迅速签订了停战协定。直到后来欧洲战争即将结束时,苏联才改变这一立场,表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有条件地出兵抗日。不过,时过境迁,蒋介石已经不欢迎了。
尽管争取苏联全面军事介入的努力未获成功,蒋介石还是成功地获得了苏联局部的暗中的军事支持。淞沪战役后,中国空军几乎丧失作战能力。在中国急需获得空军作战人员之时,苏联应国民政府之请,果断地派遣空军志愿人员参战。整个抗战期间,苏联先后共派遣了两千名空军志愿队员来华作战。他们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有200多名官兵为之献出了生命。
在承担作战任务的同时,苏联应国民政府的邀请,还在兰州开办大型的空军训练基地,在伊犁创办航空学校,由苏联军事专家担任教官,对中国飞行技术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另外,从1938年开始,苏联派出大批军事顾问来华,这些顾问都经过严格挑选,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军事理论素养,他们对中国军队的战术训练、掌握现代化武器的技能,以及某些战略计划的制订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3.立足于本民族抗战
自卢沟桥事变之后,对于中日双方的战争,英美等国均是不闻不问,只是几句敷衍的公道话而已,故从客观上纵容了日军对华侵略。所谓国际正义,也不过是用来骗人的幌子而已。关键时刻,决定国际主体行为取向的只能是各国的切身利益。蒋介石当时对此国际上的冷遇深为感慨,但并未动摇抗战意志。
九一八事变后,眼睁睁地看着东北大好山河论于日军铁蹄之下,他终于意识到日本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在举国一片谴责声中,蒋介石也开始考虑怎样处理中日关系,他隐隐预感到中日之间一场战争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思考对策。
蒋介石不时也激动地提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其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如日寇相迫过甚,吾必与之一战,以存我民族之气”!当然,他希望战争来得越迟越好。所以在九一八事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并没有认真抗日,而是在顽固地推行他那个不合时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由于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的兵谏,使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勉强顺应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召唤,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初步形成。
出生于社会大动荡年代的蒋介石,早年就受到过民族主义反抗意识和救亡图存思想的影响。在追随孙中山革命时期,他深受民族主义思想的感染,参加了早期的同盟会,在参与创办黄埔军校、东征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及进行北伐的革命活动中,他是作了有益贡献的。只是后来随着权力地位的上升,在追求一言九鼎的强权统治的过程中,他的民族主义思想被权势欲望逐步弱化了,因而九一八事变前后,他仍干了一些使亲者痛、仇者快的勾当。
但他的民族情感毕竟没有泯灭,而此时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次调整自己各方面的政策,实现了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最后到“联蒋抗日”的根本转变。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民党本身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值此内外交困之际,蒋介石在民族主义大潮的影响下,复苏了潜在的民族主义感情,最后接受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有条件地改变了一些对共产党的政策,使全民族的抗战得以坚持下来。
1937年的抗日战场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凶残的日本鬼子就占领了华北华东大片河山。在占领首都南京后,狡猾的侵略者居然想以军事上的得手压迫中国投降,分化抗日阵营的力量。在艰难的时局中,蒋介石没有动摇,更没有屈服。1938年元旦,他辞去了行政院院长兼职,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之军职,以表抗战的坚定决心,并在随后的团拜会中发表了如下讲话:
抱定坚忍不拔之志,以打破日寇威胁利诱之政略,与其屈服而生,不如战败而亡。虽目前国际形势,变化无望,我们务必一本原定方针,忍痛奋斗到底。凡事若不半途而废,则到最后,必为有志竟成,故不患国际形势不发生变化,而患我国无持久抗战决心。
在当天的日记中他进一步勉励自己:“国际正各自扩张军备,而表面则竟言和平。当此之时,我人对于外交,断不宜作依赖任何一国之想,务必力图自存自立。”
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激励着蒋介石,他没有被“亡国论”所吓倒,这是他与汪精卫、陈公博之流的根本区别。蒋介石并不相信所谓的“再战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