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准备阵地,以后各线则陆续往后方调动,以作长期抗日,拖死日本人的准备。当时执行部是按照我的意见构成各线工事的。
此乃蒋百里“退却机动”的具体运用,蒋百里的对日作战战术主张归纳为一个“拖”字。1937年夏,蒋百里会晤其老友钱均甫时说:感谢我们的祖先,中国有地大、人众两个优越条件。不打则已,打起来就不能不运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场合流,我们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已。
中日之间力量悬殊,有识之士都知道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唯一方法,便是在长期作战中,逐次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直至彻底失败。蒋介石在一份就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事致军内各级长官的密电中称:“宜抱破釜沉舟之决心,益坚最后胜利之自信,寸地尺土,誓以血肉相撑持,积日累时,必陷穷寇于覆灭。”
南京的守城战如果真的能有效利用已经构筑的多层防线,的确能够予敌以重大的打击的。而且,与此同时,第三战区的主力部队已奉命向广德、安吉、宁国一带退却,该战区的主要指挥官顾祝同、陈诚等人,也已去皖南部署部队的整补工作。南京一战,若能阻滞日军于南京城外,对于东战场中国后方部队的整补,当有重要意义。
指挥南京保卫战的唐生智是具体贯彻了蒋百里的“事事与之相反”、“持久战”、“拖的哲学”等方针、策略,策划将日军由东往西拖的主要人物。
组织南京战役既是为了贯彻“持久消耗战”的总战略方针,又是由淞沪会战战情变动而直接促成。将日军往西拖的大方向不能变,从淞沪战场撤退的部队溃不成军,也需要时间休整。这样,明知南京非战之地,也只得“明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虽然对外宣传是“死守南京”,摆开决战架势,其实已经作好了最坏的打算。11月28日,蒋介石在对军政高层的讲话中表示,“南京战略,盼能固守两周以上”。作为军人的唐生智却没有那样的轻松大度,他对蒋承诺:“临危不乱,临难不苟,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撤退。”
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揭露日军进逼南京的阴谋。并向中外宣告:“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信义和世界和平计,皆已无屈服之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此后将以最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从本必死之决心,从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宣言还宣布国民政府本日起移往重庆。而在此之前,国民政府各机关多已迁往重庆、武汉、长沙等地,有100多万人口的南京进入战时状态时,仅余30多万人。
蒋介石亲自坐镇南京,帮助唐生智调集守卫南京的军队。经过数日的筹划和调集,先后集得从淞沪战场撤退下来的王敬久第七十一军,孙元良七十二军,俞济时七十四军,宋希濂七十八军,叶肇六十六军,邓龙光八十三军和装备精良的教导总队,并从湖北调来徐源泉部两个师,实际共15个师约10万余人,统归唐生智指挥。
在蒋介石的督饬之下,唐生智将防守南京的部队,分两层布防在外围阵地和腹部阵地,但是没有在可以作为南京屏障的金坛、溧水等地部署兵力牵制敌人前进。
“死守南京”的宣传和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当时,德国大使陶德曼正以中立国代表的身份对中日这场没有宣战的战争进行斡旋。蒋介石很不满意日本人开出的和平条件,也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机会,所以他想以坚决抗战的姿态使日本人知难而退降低要求。
11月27日起,蒋介石亲自指挥外围阵地的战斗。六十六军、八十三军在汤山击退敌人进犯,七十四军王耀武五十一师在淳化抵抗、冯圣法第五十八师在牛首山守备。经过淞沪会战疲惫不堪的各军,都尽力苦守外围阵地,战斗激烈,伤亡甚大,持续达10天。
2.中国人不会投降
日本大本营于12月1日下达了攻占南京的命令,日军即加强向南京的攻势,战局日趋紧张。日机不断轰炸南京,众人纷纷劝蒋介石离开。12月4日,蒋介石召集师以上将领训话,勉励大家要齐心协力,在唐生智的指挥下,同心同德,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恪尽军人守土卫国的神圣职责。7日清晨,蒋到中山陵谒陵辞行后,即乘飞机离开南京,行前蒋介石指示唐生智说适当时机退守腹部阵地。
守卫在外围阵地的各军,对于来犯之敌奋勇抗击,苦战不止。但由于敌军火力很猛,加上飞机轮番轰炸,我军牺牲很大,外围各阵地难以支持,先后失守。日军于9日向南京守军发出《投降劝告书》,守城诸将领表示决不做阶下囚,以猛烈的炮火反击来回答敌人,日军即对南京城发动疯狂攻击。10万哀兵苦守石头城,决心以死相拼,为保卫民族尊严和正义而战,在雨花石,道济门,紫金山,中华门,光华门都有紧张激烈的战斗。日本侵略军凭借重炮猛轰和飞机轰炸,摧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