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军五八三团三营500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的率领下,表示“誓本与敌共存亡,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他们以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誓词,在多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之后,最后与日寇巷战肉博,激战两昼夜,500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勇士们的血没有白流,日军在上海战场上死伤达4万多人。在淞沪会战中英勇作战的抗日将士,为祖国的独立与民族的生存做出了壮烈的贡献,以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永垂青史的。
淞沪会战并没有引起国际对日本侵华的干涉,对此,蒋介石大失所望。不过它张扬了国威,粉碎了日军由华北长驱直下武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阴谋,“使国际观感一新”,这是蒋介石十分欣慰的。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使得长江下游的工厂和物资有了内迁的时间,这为长期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基础。
11月初,太原、上海相继失陷,至此,抗日战争前期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南京保卫战为抗日战争的前期的第二时期。
二、痛别首都南京
1.对南京实施短期固守
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乘势分三路从东西南三面合围南京,企图占领我国的政治中心,迫使中国政府投降,迅速解决战争。南京危在旦夕!
事实上,七七事变后,首都南京就将星云集,共谋救国大计,南京的安全问题就在议论之列,不过最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化解华北的紧张局势。8月,上海开战,南京受到轰炸,华东的局势也紧张起来。10月下旬,上海战事迅速恶化,首都南京的防卫问题,就正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首都南京不仅是国家的象征,而且是孙中山陵寝所在地,对这里的安全问题蒋介石当然不敢大意。他多次召开高级幕僚会议,并个别征求一些高级将领的意见,研究守还是不守南京的问题。
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在高级官员中,主张不守的呼声甚众,李宗仁、白崇禧、陈诚、张群等都持这种主张。部队残破,无力防守,这是主张不守的主要理由。再说南京地形不利,易攻难守。李宗仁建议:与其在无胜算可能的情况下硬撞,“倒不如我们自己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以免敌人借口烧杀平民。”军事委员会常委白崇禧也表示赞同。
蒋介石也觉得部将们的分析有理,不住得点头,但是他的意思还是要防守的,所以对于呼声很高的“弃守”主张不置可否。这时,唐生智力排众议慷慨激昂地提出:“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平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一直沉默不语的蒋介石精神为之振憾,深表嘉许。
经过多次商讨,蒋介石在弃守和死守之间作了折中,最终下定了“短期固守”的决心,他说:“南京守城,非守与不守之问题,在敌军火力优势,长江得自由航行之情势下,欲期保持,颇属难能,故只可希望较短时间之防守。”
本来在全面抗战开始时,中日间在综合国力及军力方面,就存在着敌强我弱、强弱悬殊的形势,加之3个月的淞沪会战,使东战场的中国军队遭受重大损失,短时间内,无法在南京组织大规模的决战。南京非战之地,古往今来,未曾有背靠大江,面向苏南平原,以守势作战而能成功之战例。何况现代战争,南京必然处于立体包围之中。兵法称之为“绝地”、“死地”。蒋介石并非不知道这些,但是作为一国领袖的他也确实有苦衷,他需要从包括军事在内的更多方面去抉择。
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大军压境之时,对于一国之都,是不战而退,还是进行一定规模的抵抗?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全国的民心、士气。蒋介石对此特别的关注,曾在日记中写道:“南京孤城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
对南京作“短期固守”的决策既定,蒋介石便于11月19日亲书手令,特派一级上将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在南京周围20公里地带增加坚固工事,加强防守。同时,加紧从西南调集地方军增援。当时在外围还有两道国防线,只可惜从上海撤退的军队混乱不堪,不仅没有加强当地的防卫,反而冲乱了自己的阵脚。淞沪激战三个月之久,国军的英勇表现的确使得全国人民以至国际社会突然觉得观感一新,但是军队的整体纪律和素质确实有待改善。
唐生智在一二八事变以后曾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总监等职。在抗日战备实施过程中,军委会秘密设置了总揽国防工事的执行部。唐生智将京沪杭由东往西分成4道防线。这个方案唐先与蒋百里详细研究后,呈蒋介石核定。唐记述为:
以上海、杭州湾为第一线;昆山、无锡、苏州、杭州一带为第二线;江阴、镇江为第三线;南京、京杭公路为第四线。同时各战线部队应预先有准备,假如上海、杭州湾的部队打了一个时期要撤退时,即第一线上海.杭州湾的部队撤到浙西、皖南一带整理补充,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