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庐山听到了卢沟桥的枪声
1.一开始,并不清楚日本人的企图
吞并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先是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接着又占热河、察哈尔两省,并不断向中国内地渗透。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政策指导下,中国军队一让再让,已到让无可让的地步,全国军民都抱定与日寇决以死战之决心。
面对日寇的步步进逼,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为抗战也作了一些准备,但蒋的重心仍放在“围剿”红军和共产党方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合作抗日的伟大转变。
1937年夏天,驻屯华北的日军不断向负责华北防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寻衅滋事,一时间华北剑拔弩张。战争的乌云弥漫了华北的上空,使得这里的夏天更加的烦闷。此时的东京,正盛传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
日本人所说的柳条沟事件就是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前,东京也曾盛传9月18日将发生柳条沟事件,后来果然丝毫不差地证实了这个预言。那么,现在这个预言还会灵验吗?
虽然得知那个传言的中国人并不多,不过,所有的人都可以放心,华北不会变成第二个“满洲”。不管怎么说,1937年的中国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内战困扰的中国,1937年的蒋介石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完全不抵抗的蒋介石了。
1937年,南京的夏天像往常一样的闷热。每年的夏天,蒋介石都要到庐山去避暑和办公,今年依然不例外。华北一向是宋哲元的天下,他对蒋介石、对日本、对救亡都有两面性。对蒋介石,他是一面保持上下级关系,一面又行使自治,例如在用人、行政、关税、盐税、统税等都归自己支配,成为独立化的政权。对日本,他是一面妥协,一面敷衍,碰到大问题就推到南京政府去解决。对救亡,他是一面反共,一面主张“枪口不对内”,一面不敢公开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一面反对在冀察两省举行抗日游行示威。对于危机潜伏的华北时局,蒋介石忧在心头,但那里没有中央军,鞭长莫及,只能电告宋哲元加强警惕,多做准备,以防不测。
7月的庐山,风景秀丽,清爽宜人。据说,庐山的夏天,天晴时一日如三季:晨如初春,午如初夏,晚如初秋,的确是个避暑的好去处。蒋介石喜欢庐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水。他曾说过:“峨眉之不及庐山美丽,乏人避暑,就因为峨眉少水。”蒋介石爱水,尤其喜欢静静听潺潺流水声,以助思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常年在军界政界摸爬滚打的他,内心深处依然存有诗意般的追求。不过,日本人已经不会让他继续体验唐诗般的宁静安谧境界了。
7月7日深夜,在卢沟桥地区进行军事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和受到射击,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方面的严词拒绝,竟悍然向中国军队驻守的宛平县城发起了进攻,驻守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伟大的中国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揭开序幕。
东京盛传的预言又一次应验了,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日本人有先知先觉的能力?都不是。在日军侵华史上,一切的巧合都是人为的安排。但是,日本人预言了七七事变,却难以预料事变的结局。
卢沟桥是中国富有诗意的胜地之一。从金朝起,经元、明、清数代,“燕京八景”名称虽屡有变动,但其中的“卢沟晓月”一景却一直保存下来,成为文人雅士吟诗作画的生动题材。日军在此处发动进攻并非迷恋于当地诗意般的景色,实在是由于它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这里是北平以至整个华北通向中国南部的咽喉之地,有诗赞:“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卢沟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由于日伪已经构成了三面合围北平的态势,位于平汉线附近的卢沟桥地区军事地位更是非同一般。如果中国军队守住这个桥头堡,进可攻,退可守;而一旦被日军占领,北平就成为了一个孤立无援的死城。一场国人期待了多年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就在这个敌我必争之地打响了,卢沟桥从此又成为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庐山牯岭。7月8日清晨,一封华北地方当局的“特急电报”呈上蒋介石的办公案头。为躲酷暑移到庐山办公的蒋介石以及南京政要们已经顾不上欣赏如诗如画的风景,思绪一下子都飘飞到了遥远的北国。战争就这样开始了吗?一时间,蒋介石还弄不清楚日本此次挑衅的真实企图。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历次挑衅无不以蚕食、控制和侵占中国土地为目的。何况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早就公开声明,要“以武力驱逐国民党和蒋政权于华北之外”,并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引诱、胁迫坐镇华北一方的头号地方实力派人物、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脱离南京政权,宣告华北自治,这次进攻至少是与其分裂冀察平津地区的阴谋有关。因此,从一开始蒋介石就隐隐地意识到,这次真的是退无可退了。
这一天,他在日记中愤愤地写道:倭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