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第26章 原发性高血压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原发性高血压 (2)(1 / 2)

7.正脑灵每次5片,每日3次,15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瘀血阻络型。

8.当归素片每次100mg,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瘀血阻络之头痛。

9.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5%GS 500ml静滴,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风火上犯、风痰上扰、瘀血阻络型。

(外用药治疗)

1.吴茱萸、川芎各半,混合研为细末,密贮备用,用时取药粉3~6g,纳入脐中,外麝香止痛膏固定,3天换药一次。

2.蓖麻仁50g,吴茱萸20g,附子100g,混合研为细末,加生姜150g,共捣如泥,再加冰片10g,和匀,调成膏状,每晚贴涌泉穴,7日为1个疗程。

3.药物浴脚。钩藤20g,剪碎,布包冰片少许,加温水每日晨起、睡前浴脚,每次3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

(针灸治疗)

1.体针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手法:每次选主穴2个和配穴1~2个,行稍强针法,留针20分钟。加减:肝火炽盛加行间、太阳;阴虚阳亢加太溪、三阴交、神门;痰湿内盛加丰隆、内关;阴阳两虚加气海、关元(灸)。

2.穴位注射①足三里、内关;②合谷、三阴交;③太冲、曲池。方法:三组穴可交替使用,每穴注射0.25%盐酸普鲁卡因1ml,每日1次。

3.耳针疗法皮质下、神门、心、交感、降压沟。方法:每穴捻针半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掀针埋藏,或王不留行按压,每次选2~3穴,可埋针1~2日,10日为1个疗程。

4.皮肤针疗法脊柱两侧,以腰骶椎为重点叩刺部位,并兼叩颈椎、前额、后脑及眼区、四肢末端。方法:采用轻刺激。先自脊椎部叩起,自上而下,先内侧,后外侧,然后再叩击颈项、头额等部。亦可用中号或大号火罐在除头部以外的上述部位拔罐10个左右,时间约15分钟。

5.穴位埋线疗法①曲池、足三里;②心俞、太冲。方法:每次埋1组,埋15~20日,2组交替使用。以上针灸方法,适用于阴阳失调者。

(饮食疗法)

1.鸡蛋食疗鸡蛋10个,食醋适量,浸泡7日后食用,每次1个,每日2次。

2.花生食疗生花生米(带红衣)500g,米醋500ml,用醋浸花生仁1周,酌加红糖、大蒜和酱油,每天早、晚适量服用。

3.枯草瘦肉煲猪瘦肉30g,夏枯草10g,夏枯草与瘦肉同煲服食。

4.葵盘鹌鹑蛋鹌鹑蛋2个,向日葵盘半个,先煎取向日葵盘水1碗,此水烧开后再打两个荷包蛋,吃蛋饮汤,每日1次,早晨服用。

5.菊槐绿茶饮菊花、槐花、绿茶各3g,3味用沸水冲泡,温浸5分钟,每日数次。

6.荠菜煎荠菜花75g,墨旱莲12g,水煎服。

7.玉带荸荠荸荠10只,海带、玉米须各25g,水煎服。

8.莲心菊花汤莲心、菊花各10g,开水泡饮,频服。主治高血压头晕目眩、心烦易怒。

9.草决明海带汤草决明、海带适量,煮汤服用。

10.麻椹粥天麻10g,桑椹15g,菊花10g,粟米100g,先煎天麻、桑椹,后入菊花,取汁去渣,入粟米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

11.决明降压粥炒决明子10~15g,粳米60g,白菊花10g,冰糖适量。炒决明子炒至微有香气,待冷后与菊花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冰糖即可。

(名医临证经验)

1.沈仲圭养阴平肝降血压验方。

方药组成:玄参12g,麦冬12g,牛膝12g,茯苓12g,代赭石(先煎)24g,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15g,钩藤6g,菊花6g,远志6g,蝉蜕6g。

功效:养阴平肝,兼以息风。

主治: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症见头目昏眩,颈项强痛,四肢无力,鼻痂干结,大便干燥,尿多而黄,脉沉细,尺部弱,舌有裂纹,苔薄白。

方解:代赭石重镇,能入冲脉;牛膝既能补益肝肾,又能引血下行;龙骨、牡蛎镇潜,针对阳亢;玄参、麦冬、钩藤滋肾阴,滋补肝肾之阴;茯苓健脾化湿;远志安神;菊花平肝;蝉蜕息风。

2.郭士魁清肝平阳清肝汤降血压。

方药组成:葛根12g,钩藤12g,白薇12g,黄芩12g,茺蔚子12g,白蒺藜12g,桑寄生12g,磁石30g,牛膝12g,泽泻12g,川芎12g,野菊花12g。

功效:清肝平阳。

主治: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阴虚阳亢之眩晕症。表现为“目闭眼眩,身移耳聋,如登车舟之上,起则欲倒。”

方解:本方以平肝为主,兼有补肾作用。葛根能舒筋解肌;钩藤、白蒺藜能平肝祛风;白薇、黄芩、茺蔚子、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