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状元> 第5章 第五节荆公遗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第五节荆公遗泽(3 / 3)

的利益当是主体民族的利益,而非异族的利益。

乙部,用上部的理论解释当今的天下格局——大宋是汉人的国家,西夏是党项人的国家,辽是契丹人的国家,大理是白夷人的国家。但是这种格局并非一成不变的。汉人的祖先华夏人,占据的地方只会有豫西晋南方寸之地,但是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努力便扩展到大河(黄河)上下数千里,这些土地都来自于华夏族对异族的征伐,并且是对异族人口的融合。而到了秦汉,南吞百越,西合诸羌,北驱匈奴,奠定了今日华夏族的基本局面,在这里王魁特地强调了汉武帝派遣张骞开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秦始皇奠定的九州局面已经囊括了东方世界几乎所有的宜耕土地,达到了环境的极限。但是汉朝在西域开辟出了新的疆域,不仅巩固了秦代的势力范围,更开拓了新的领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自称为汉人一是为了不忘记老祖宗的丰功伟绩,二是要将祖宗先烈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艰苦铭记在心。

丙部,讲的则是汉人势力的衰落,王魁认为由于唐代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大量胡人进入到汉族复兴之地,并且由胡人掌管兵权,汉人只负责耕种,导致汉人衰弱,成为异族掠夺的对象。在这一部之中,他不仅细细分析了(其实是参考了后世网上流传的好几篇真相贴唐失安西、失辽东、失漠北、失河北的原因),更用不小的篇幅描绘了那一种异族军队攻破长安城大肆烧杀掠夺的场面,为了激起宋人的义愤,更以近乎露骨的文笔描绘吐蕃赞普掳掠唐朝宗室女子为奴婢的凄惨景象——虽然这一幕,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在数年之后就要在汴京城上演。

丁部,王魁开始大肆鼓吹汉人优等论,以汉人统治南方苗、侗等民族上千年相安无事来证明汉人不仅可以治理好自己,而且可以治理好异族,因此那些无能力治理好自己民众,只能依靠烧杀抢掠维系生存的蛮族都应当听从天朝上国的指挥,成为上国的仆佣。在这里他还举出一个例子,就是辽人,王魁认为“自古胡人无百年之运”,而辽人建国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三百年,原因就是他们自觉的汉化,用汉人的方式治理国家,如果他们能再进一步汉化,彻底变成汉人,那么他们的国祚还会更加长久。

戊部,既然要抄,那么就干脆抄到底。王魁知道当朝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其实是个内心渴望着征服的君主,遂把后世臭名昭著的希魔理论搬出来,鼓吹要用“宋人的剑为宋人的犁取得土地”。而且指出“夫时之弊病,皆在兼并,百姓无田亩则难以生计。然西域之中,有汉唐两代经营,军屯土地不下百万,中国取之,可供百万贫民衣食。百姓得食,则天子得民心,得民心者江山永固……”为了刺激一下看似文弱,其实内心狂野的宋人。王魁还搬出了神话,以一副先知的口吻告诉读者,在西方的崇山峻岭之后,有黄金之国、象牙之国和室女之国,在那里黄金被用来建房屋,象牙筷子人人都能用得起,还有,每个男人都至少可以娶四个年轻貌美的室女做妻子,行有余力的话,在流淌着蜜的水泉边,有七十二个一丝不挂的妙龄女子在等着你……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充满了种族歧视、地理谬论、史学狂想和低俗小说文笔的大杂烩。虽然正经的夫子们极有可能会对这部让人心神不宁的著作嗤之以鼻,但是王魁确有把握叫每一个读完他这本书的青年男儿血脉贲张,原因无他,只因为那文中夹杂的大量超越晚明艳情小说水准的文字,都是他从后世某岛国特产的教育电影中吸取了精华而来,可谓是有理论有实践,达到了历史和逻辑的完美统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