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通和教育(二)
苏望的目光在蛐蛐坳小学扫了一圈,突然回过头来问杨萍道:“杨局长,你觉得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哪里?”
“苏县长,我觉得重点应该在普及义务教育,完善职业技能教育。”
“哦,杨局长,能说得详细点吗?“
“苏县长,普及义务教育重点在于普及。普及也就意味着从小学到高中全程兼顾,而且重点除了高中之外,还应当在小学。因为家庭条件和交通问题,很多乡镇的偏远山村很有不少适龄儿童无法入学,而很多小学的退学率又偏高。苏县长,在我看来,普及义务教育不仅仅是多修几所小学中学那么简单。如何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解决读书交通或住宿问题,解决民办老师转正和留住公办老师等师资问题。这都是一个教育资源统筹安排的系统问题。”
“统筹安排的系统问题,这个提得好,杨局长,你继续说。”
“苏县长,一年高考,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有多少个?虽然现在国家在进行并校扩招,扩大大学录取比率,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苏望眼睛一闪,很有兴趣地问道:“杨局长,能说说你这方面的想法吗?没关系,就当我们私下里聊聊热门话题。”
杨萍迟疑一下,觉得都到这一步,讲不讲都无所谓了,“苏县长,并校扩招,先不说教学楼宿舍等硬件条件跟不跟地上,最关键的是师资力量和管理体制跟不跟地上。一位教授教十个学生跟一位教授教五十位、甚至一百个学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以前我们大学是严进严出,现在准备想向宽进严出改革,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担心会演化成宽进宽出,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苏县长,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进行,需要的是越来越专业的人才,也就是说需要在某一方面或某一专业比较精通或熟悉的人才。可我们很多大学培养的却是万金油的人才。再说了,经济建设需要的一部分人才是高端人才,如像苏县长这样精通经济学,熟悉经济建设工作,素质能力都非常强的人才,可是这样的高端人才像以前那样严进严出,培养出来的比例也不高,何况现在的宽进宽出?所以我觉得与其浪费教育资源,不如花大力气在职业技能教育上下工夫。”
“苏县长,我到沿海地区考察过两回,觉得那里的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不是万金油式的大学生,或者是满腹理论知识的传统大学生,他们最希望得到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这类人才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实际操作能力强,最关键的是上升空间大。他们可以经过几年的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有不足,再进大学进行深造,提高理论水平,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杨局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能说说你具体的想法吗?”
“苏县长,在渠江县层面上看,我们无法进行更高更广的职业技能教育,但是可以多开办两家技校。我们县有纺织厂、造船厂、药材厂能基础,可以与这些企业进行联合,借助他们的技术力量,联合办学,既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人才,也能让我们很多考大学无望的城镇毕业生能够有一技之长,早日走上社会自立,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苏县长,你在义陵县和富江镇开设青年技能培训班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育项目,也正是因为考察了这两个培训班,才让我对职业技能培训这块感兴趣和产生了很多想法。苏县长,我们应该把它完善起来。”
苏望低头默然了许久,这才抬起头对杨萍道:“杨局长,你的想法让我很吃惊,也感到很高兴。你在教育这块看得很透,也想得很多。你能不能写一份详细完整的报告,有什么想法尽管写出来,写完后我会请首都的一些老教授和专家探讨一下。教育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经济建设的基础和目的之一。”
杨萍心情有点激动,她抿了抿嘴巴,使劲地点了点头道:“苏县长,我尽快把把报告写出来。”
“杨局长,我们不赶时间,只要求尽量写详尽和完整。”
“苏县长,我知道了。”
“好了,这事我们以后再细谈,现在我们先去跟东温乡的同志们好好谈谈,杨局长,我觉得我们的前期工作是先把各乡镇教育情况摸摸底,同时解决老师稳定问题,这民办老师需要我们跟各乡镇好好讨论一下。”
苏望一边说着,一边向杨德智那边走去,杨萍一边听着,一边紧跟在其后。
又是一场常委会,苏望和蔡威走进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只剩下安孝诚和戴党生。
苏望跟在座的众人打了声招呼,对沈玉霞那皮笑肉不笑的微笑也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坐在座位上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没过两分钟,安孝诚和戴党生两人有说有笑地走了进来。两人刚坐下来,戴党生便忙着撒烟打招呼。苏望接过戴党生丢过来的烟,缓了一会淡淡地说道:“戴书记,我们这些老烟民要受约束了了。现在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