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萝走出红墙时, 漫野的星辉已开遍天帷。
清光如白练,柔柔洒落她两肩。她仰首,去瞧高悬的孤月。一袭银泥缬袄俄而攀来, 受女官牵着, 罩住她娇小的身子。
“多谢你。”她轻声道。
女官笑答折煞, 福了礼, 便退居一旁。
墙外的宫道寂而悠长,连通殿阁与掖庭,灯火炳如昼日, 照出一方雕金凤轿。几位宫人候于轿旁, 低眉垂目,静待皇后归殿。
多年来, 如此景象司空见惯, 阿萝却很难习以为常。
她自幼独居小院, 尊卑观念薄淡, 不论对谁都一视同仁。是以往常, 瞧见这番情形, 她定会上前致歉, 道是自己耽搁拖延、害得几人好等。
可今夜,阿萝没有动。她只望着月, 杏眸纹丝不移,纤影抹上光华,像融于墨里的雪点。
“殿下?”女官面露忧色。
阿萝知晓对方关心,却没有挑明的意思。
只道:“清儿怎么样了?”
女官如实答道:“禀殿下, 髫年之礼后, 昭仁公主去凝香亭赏了花、听了戏, 又到太液池捉了几条鲤鱼, 便回鹤羽殿歇息去了。”
听戏、赏花、捉鱼……林林总总,都是松弛的娱乐。
阿萝若有所思,又道:“清儿可曾来寻过我,或是问我去了何处?”
“未曾。”女官道。
阿萝垂下眼帘,神色隐有失落。
女官见状,不明所以,想她许是思念女儿,便道:“此刻不过戌时,公主应当尚未歇息。殿下可要移驾鹤羽殿?”
“不了。”阿萝摇头,“回去吧。”
女官应声称是,扶她上了凤轿,返回千秋殿。
阿萝坐在轿里,耳畔尽是微风、蝉鸣,与若有若无的墙后攀谈。她托着腮,听了整整一路,待到下轿,便摒退女官、独自行进。
走过朱墙,辉煌的殿阁就在前方。
侍奉的宫人发现阿萝,正要推开殿门,却见她眸光一摇,似是被什么牵走了注意。
情不自禁地,阿萝停下了脚步,望向东方。
在她视线的尽头,一棵枫树拔地而起,枝条曲折,红叶繁复,火似的霞光亭亭如盖,浸于清辉白月,透出古朴、静谧的生机。
那是魏玘亲手栽下的——十年前,威仪的帝王不顾尘泥,亲自掘开黄土。他伏着身、埋下树种时,一粒汗珠便也顺势滑下,在他鼻尖如凝朝露。
阿萝提着宫灯,来到枫树近前。
一道白线映入眼帘,画得歪歪扭扭,笔触生涩却认真。因着用了特殊的珠粉,它与树皮同等隽永,经得住雨打风吹、岁月消磨。
阿萝清晰地记得,这道标记绘于昭仁四岁那年。
彼时,她与魏玘商量,道是光阴易逝,总该寻些见证、记录女儿的成长。
二人蒙在被里,拿定主意,次日便付诸行动。阿萝引导昭仁、让女儿背靠树干;魏玘则执笔,对照孩子的身形,在树上绘下白线。
枫树的成长比人更快。如今,三年过去,从前的标记已高过女孩的颅顶。
阿萝垂下睫羽,继而收拢思绪。
她抬指,描摹细线,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碎开一隙、缺失了什么。
究竟缺了什么,她自有推测——非但有,她还要与爱人言说,将隐约的推测化作答案,趁着为时不晚、寻个补救的法子。
阿萝提息,俄而又舒。她收手,握紧琉璃灯,向千秋殿走去。
……
千秋殿内,金柱林立,灯火辉煌,亮如白昼。它本是皇后的寝殿,因着当朝君王废黜六宫、与后同寝,适才成为了帝王的居所。
金猊炉里燃了龙涎。因着殿门开启、秋风蹿来,当空的薄烟也袅袅一摇。
绕过屏风,内殿景象水落石出。
魏玘着了中衣,坐倚榻上,正一手执卷、注目阅读。他并未束冠,只任墨发散落、垂往肩背,许是沐浴不久,泛着零星的水泽。
他的眉宇生得冷峻,不笑时尤其凌厉,此刻受发丝衬着,平素的棱角柔和了不少。
待他听见足音、望向阿萝,最后一丝锋芒也消失殆尽——他勾唇,放下书卷,下榻去迎她,倒与在东宫时没什么两样。
“回来了?”魏玘道。
阿萝点点头,便去解外披的袄子。
尚且不待她动作,清劲的手臂已勾住她柳腰。魏玘搂她,将她锁入臂弯,另掌盖住她小手,不过窸窣,便替她纾了纽绊。
含糊的字句压在她雪颈:“不顺利?”
阿萝嫌他太热,抬掌去推,碰上他发间的残露,洇得手心微湿。
她道:“那要看你在问哪件事。”
魏玘对此并不意外,只抬唇,离开她脖颈,转而上走,去啄她圆润的耳廓。
他没有发问,因他瞧见她第一眼,便看出她心中有事、定会与他倾诉。既然横竖都会说,他还不如抓紧时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