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挽明> 第591章 决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1章 决断(2 / 2)

大坏的程度,朝廷尚有宣大、辽西两镇将士可以抽调,陛下若是实在担心建奴破蓟州而薄京城,不如调两镇官兵入卫京师。 按照此前的情报,建奴此次出兵不过3万下,抽调京畿附近的兵力和两镇将士,加京畿新军,兵力几达10万以,到时如何不能同建奴一战?臣绝不同意陛下亲征的想法,内阁也不会同意,京城下官民也不会同意…” 朱由检沉静的听完了黄立极的规劝言辞,方才出声说道:“先生是内阁首辅,也是朝廷百官之首,说服内阁、百官和京城百姓接受朝廷的政策,才是先生的正职啊。岂能反过来,被他们的意见所挟持呢? 朕既然召见先生前来说明亲征事宜,自然不会再有所动摇,这趟蓟州之行,朕是一定要去的。朕希望,先生能够协助朕,在朕出征期间安顿朝堂下,京城百姓,不要让朕的身后出现什么变故,让朕分心于其他。” 黄立极小心的观察着崇祯平静的脸色,在过去两年的君臣相处,他已经多次看到了这种神情。也知道,这样的神情往往预示着这位少年天子是铁了心要去做一件事了。 如果是往日,黄立极自然不会再劝说下去,而是先让皇帝去碰碰壁,然后再出来规劝一二,寻找一个让双方妥协的方式。 在黄立极看来,他服侍过的四位皇帝之,光宗皇帝在任时间太短无法判断之外,神宗和熹宗皇帝都远眼下这位少年聪慧的多。 神宗皇帝亲政后隐忍不发,直到江陵病逝后才一举发难,清算了朝堂的江陵旧人,完全掌控了朝政。而熹宗皇帝虽然少年时未曾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登基之后却在一、二年内看懂了朝章字,还指出了一些地方官员想要蒙混朝廷书的漏洞,教授皇帝读书的几位老师对其的聪明都称赞不已。 而崇祯在这方面远远不如其祖父和兄长了,登基了近2年时间,对于经史典籍也依然似通非通,对于某些片段虽然甚为了解,但是对于整部典籍却完全没有概念,只知道一个大概而已。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大约是指崇祯现在这个状态了。 不过,虽然崇祯对于读书的热情不高,但是在处理政事,却其祖其兄要肯担责任的多,也有毅力的多。 神宗和熹宗虽然聪慧,也有权谋,但毕竟是富贵日子过的太久,做什么事都怕麻烦。算有的事情做下去可以惠及百姓,但是只要牵涉的各方关系太多,引来的麻烦太大,两位皇帝也偃旗息鼓,不再继续过问,让这件事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如此行事,固然可以让两位皇帝在宫内高枕无忧的过日子,但是对于经办主事的人员来说,则是一场大不幸。久而久之,也没什么人愿意干点实事,更愿意做张嘴四处批评的清流了。毕竟,找问题总做事容易的多。 崇祯在其他方面都不及其祖其兄,但唯独在做事,那种迎难而的劲头,却是无人可及的。朝不少官员正是在这点,甚为拥戴崇祯。在丢失了大半个辽东,西南又接连发生土司叛乱后,算是大明的既得利益者-士大夫阶层,也知道大明大约是那里出了什么问题了。 那些大官僚大地主们手握有的实力巨大,前进一步大约没有什么机会,但是坐守自保家族则绰绰有余,因此可以冷眼旁观大明究竟要往何处去。 但是小地主出身的精英们,则忧心忡忡,希望能够挽回大明的国运,避免乱世的到来,以保住家族不受离乱。这也是为什么,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而成东林党人,张溥登高一呼,江南便有了复社群子。 崇祯一力推行新政时,黄立极刚开始还有些犹豫不决,但是真正推行新政之后,他才发觉其实阻力并不如他想象这么巨大。反对新政的官员固然遍及朝野,但是支持新政的官员同样不少。 而且反对者数量虽然极多,但是他们反对的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也并不齐心。反对之余,还时常观望风声,生怕被朝廷抓个典型。而那些支持新政的官员虽然人数较少,但却都是极为坚定之人,聚集到了改革朝政这面大旗之下后,如同找到了组织一般,往往能够发挥出超常的水平。 一年多过去之后,支持改革朝政的官员已经在舆论慢慢处于风,而在皇帝的支持下,这些改革派官员更是常常破格提拔,大多担任了方面之责。这也使得朝反对新政的官员声势大跌,十年寒窗苦读,最终还是为了要做官。辛苦读了半辈子书,结果了进士之后,却被发配到冷清衙门去编写部门历史或是地方志,这些聪明人大多是不愿意的。 https:/html/book/46/46070/l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