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挽明> 第518章 德川父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8章 德川父子(1 / 2)

德川家光试图说服自己父亲的时候,德川秀忠正对着一只精美的景泰蓝梅瓶插花。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 对于自己这位性格怪异的长子,德川秀忠其实并不喜欢。在他看来,这位长子不亲近自己的血脉兄弟,却同他那位乳母的儿子异常的亲密,实在是有些颠倒本末了。 但是,作为出生于战国末期,德川家康的第三子,他少年时见识过烈火烹油,繁花着锦的丰臣时代。也很了解,当年号称天下人的丰臣秀吉,是如何死死压制住了他那位雄才伟略的父亲。 被各地诸侯和本家部众视为神一般的权现殿,当年在丰臣秀吉面前也只能战战兢兢,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如果不是丰臣秀吉发动了朝鲜战役,激怒了大陆的霸主,在朝鲜损兵折将,丰臣家元气大伤。随后他又因为嫡子诞生,将养子丰臣秀次一家满门抄斩,使得丰臣家分崩离析,这天下也落不到德川家的手。 在德川家康对幕府第三代将军的人选进行指定之后,德川秀忠也服从了父亲的意志,不再对长子的继承权力有所动摇了。 一来,德川秀忠畏惧织田家和丰臣家灭亡的结局,会再次发生在自己家头。毕竟这两个已经把天下拿在手里的天下人,都是因为家族的内斗,才导致外样大名夺取了他们的基业。 二来,德川秀忠从出生到登将军的位置,都是按照德川家康的设计,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虽然现在德川家康已经去世了,但是那些跟着家康打下了德川家基业的家臣们,却依然服从着德川家康生前的指示,而不是他这个二代将军的意思。 因此,在幕府内部支持他这个长子的家臣,并不支持他的家臣少多少。在这种状况之下,只要德川家光没有做出丧失人心的举动,算是德川秀忠也无法动摇长子的将军之位。 他现在能做的,不过是尽量弥合长子和幼子之间的矛盾,至少不能让两人兄弟相残。 不过显然,这兄弟两人都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依然把对方视作了自己的仇人。德川秀忠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尽量让幼子待在封国,不让他来江户拜见自己。免得这兄弟二人的仇恨,越结越深。 但是对于这次阿福擅自前去拜见天皇的行为,德川秀忠还是较恼火的。只不过长子一口咬定,乳母拜见天皇的确是他的命令,使得德川秀忠也无法对阿福进行处罚。 因此他只能在国政显示自己的存在,对家光想要颁发的锁国令进行了驳回。 一来是向下面的幕府官员表明,虽然他把将军的位置让给了长子,但是并不代表他已经不问政事了。 二来他对于长子想要颁发的锁国令的确是深为不满。明国可不是那些万里之外的南蛮可的,不是幕府随便下一道命令,能让唐人听命完事的。 虽然现在的明国同东北兴起的一个小国打的难分难解,但是对于德川秀忠和日本民众来说,他们记忆深刻的还是禄、庆长之役。 丰臣秀吉以结束战国乱世的数十万精兵强将入侵朝鲜,却连区区数万明国军队都打不过,而在海的几场水战更是被朝水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禄、庆长之役的失败,不仅仅是让日本西南各藩损失了大量的强兵。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彻底击垮了日本大名攻伐大陆的信心。 当丰臣秀吉命令自己的大军跨过对马海峡时,这些大名将领并不觉得,明国的军队会有多强。毕竟他们手下的士兵,可是从几百年的战乱一代代的淘汰出来的。 可以说,攻入朝鲜的日本士兵,几乎从一出生开始熟悉战争了。带着这样的军队出征大陆,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会败给兵力相当的明国军队。至于朝鲜人,日本人从来没有放在眼。 但是很快日本的大名和战国名将们发现,和明国军队作战是同日本列岛作战,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和那些明军骑兵相,武田家的赤备好像是一群幼童在玩耍,如果不是朝鲜的地形有利于步兵,恐怕这些日本军队早被明国骑兵赶下海了。 德川家及东北各藩虽然拖延着没有参与禄、庆长之役,保留了自家的有生力量。但德川家所拥有的武力,依然不是损兵折将的丰臣家臣和西南各藩的对手。 最终,德川家康还是依赖于丰臣家内部的矛盾,让丰臣家嫡系同嫡系互相争斗,方才赢得了这个天下。 但是,不管是德川家康也好,还是德川秀忠也好,都很担忧明国会以禄、庆长之役为借口,对日本展开讨伐。 日本的海战不如明国,陆战不如明国,再加德川家夺取丰臣天下,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一旦明国对日本有什么行动,德川秀忠更为担忧的是,那些德川家的仇人会不会借机起兵。 是以,当德川家康赢得了天下之后,便一边派人向明国示好,一边招揽南蛮人为自己造船,试图做好战和两种准备。 德川秀忠同样延续了德川家康的对明政策,允许明国商人自由往来日本进行贸易,以获取明国的好感和了解明国的情报。 当然,明国商人运来的各种绸缎、生丝等奢侈品,可以极大的消减地方诸侯的财力,这也是德川秀忠的一石二鸟之计。 去年明国皇帝正式派出代表访问幕府,同日本缔结了友好关系,算是解除了当年丰臣秀吉侵犯朝鲜留下的隐患,也极大的增加了德川幕府的威信。 现在墨迹未干,德川家光想要开始限制对方的贸易规模和停靠港口,这种出尔反尔的手段,岂不是授人以柄么。 而且现在往来日本贸易的一些明国商船,有些根本是属于那位明国皇帝的私产。对这些商船进行扣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