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雄主秦始皇> 第13章 世纪之战(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世纪之战(七)(1 / 2)

白起一生虽然征战无数,但是这一次大战的战绩大大超越了以往,他过去最厉害的记录是斩首24万,那还是30多年前他身为青年将军击破韩国与魏国联军时的战绩。这一次白起发现被俘的赵军中有一些士兵还没有成年,是满脸稚气的少儿。白起相信这是赵国实行战争总动员的结果,很明显赵国倾国而出,全国的精华现在都在他白起的手上,只要毁灭这些精华,赵国将无兵可用,秦军就可以直捣黄龙攻克邯郸,拿下赵国京城,俘虏赵国君臣,赵国将唾手可得。白起一生打过无数胜仗,但是从未消灭过一个国家,只要这次灭掉赵国,那就创下了无人可及的丰功伟业。想到这个前景白起很激动,他决定在赵军中挑出240个少年,让他们回国报信,然后将40万赵军俘虏全部活埋,从根子上毁灭赵国有生力量。“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对现在的白起来说最合适不过。

但是范雎不想让白起成功。他本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秦军大胜使他如释重负,倍感兴奋,毕竟这是他策划的战争,有他一份功劳。就在此时赵国与韩国密商后紧急派出使者苏代拜访范雎,竭力挽救赵国。赵国在长平死掉的子弟是如此之多,即使全国妇女马上都生孩子,要长大成人能够抗击秦国,那也是多年以后的事了。所以赵国并无其他奢望,他们愿意付出重大牺牲与秦国暂时讲和,寄望日后东山再起,实在不行就延缓一下白起的攻势,好在短时间内组织起力量作最后的抵抗。赵国不愿投降,他们要战斗到底。

担当斡旋这一重大使命的苏代可不是无名之辈,他是大名鼎鼎的纵横家苏秦的弟弟,现在已经上了年纪,还在以嘴巴在各国政要中混饭吃。苏秦当年以滔滔雄辩说服东方六国的君主,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最风光的时候身挂六国相印,等于是六个国家共同的丞相,权力大到无边。苏代虽然没有乃兄风光,但是他的一张嘴比哥哥并不逊色多少,能言善辩很有说服力。像所有成功的说客那样,苏代善于抓住游说对象的心理,他抓住了范雎内心深处的那个魔鬼,这个魔鬼就是范雎现在的地位将受到威胁。

苏代为范雎详细分析利弊。娓娓道来:“白起很快就要围攻邯郸,他攻无不克,赵国灭亡是早晚的事,灭掉赵国是多大的功劳啊,足以成为国家元勋,出将入相,以后白起的地位肯定在您之上。我知道您的性格,不愿意屈居在别人之下,但到时恐怕由不得您做主了。白起这个人不得了,一生南征北战,攻下了70多座城市,向南打败了强大的楚国,连楚国的国都也给打了下来,向北击败韩国、灭掉赵国,这样的赫赫战功古往今来有谁能比?说他功列群臣之首,谁会有异议?”

范雎沉默不语,苏代的话使他不由得想起自己与白起的关系。范雎与白起没有任何渊源,白起是穰侯提拔的,出道比他早,资格比他老,再加上功劳比他大,如果受到秦王重用,即使职位超不过他范雎,也肯定跟他范雎不是同路人,那时范雎的权力就会受到制约。

苏代继续为范雎分析:“这次秦国攻打韩国,上党的军民全部投奔赵国,这说明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不乐意做秦国的臣民,秦国即使能攻下邯郸,赵国国都以外的其他城市,北边的会投靠燕国,东边的会投靠齐国,南边的投靠韩国和魏国,到那时秦国又能得到多少地盘呢?要打下这些城池,秦国又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秦国不如接受赵国、韩国求和的要求,让赵国割让几座城池,这对秦国更有利,对您来说也更有利,不至于让白起一人独得大功。”

范雎觉得苏代的分析言之有理,他向苏代了解赵国与韩国为求和开出的条件,心中盘算了一下:赵国愿意献出6座城池,韩国除了被秦国攻占的地方,愿意献出两个县,秦国军队不用再打仗,白起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这样的结果还算不错。于是范雎去找秦昭襄王,建议接受赵国、韩国的求和,让军队得到休整。范雎为秦王分析,秦军从4月开始与赵军相遇,持续厮杀,作战时间长达半年,伤亡很大,已经非常疲劳,如果不见好就收,万一遇上挫折,不仅挫伤锐气,而且原有战果可能得而复失。昭襄王觉得范雎说得有道理,战争之弦绷得太紧可能会断裂,这一仗倾尽举国之力,秦国上上下下都很疲惫,昭襄王也听到一些要求罢战休养的呼声,连安国君也来找他,希望不要逼得赵国太急,以免赵国人走投无路伤害在邯郸做人质的异人。昭襄王觉得反正赵军主力已被歼灭,一段时期内赵国很难东山再起,让秦军休整一下再战也未尝不可。

收到秦王班师回国的命令,白起大失所望。他立刻上书秦王,痛陈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作为战争经验无比丰富的老将军,白起深知战机的重要性,赵国经过长平一败已溃不成军,阵亡的士兵无人收尸,负伤的士兵无药疗伤,全国都在哀痛之中惶恐不安茫然无绪,短时间很难有效组织力量抵御秦军,秦军此时如果不能克服疲惫坚持打下去,等赵国喘过气来,秦军再来攻打,那困难会大得多,牺牲也会大得多,完全事倍功半。在重大历史关头,白起充分显现了他善于随机应变、洞察趋势捕捉先机的天赋,只有他看得出秦国应该改变原先的作战目标,从打败赵军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