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商的货物报价现在还不能让其他的唐商知道,一旦这些唐商知道倭商把价格压的这么低,李延寿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现在李延寿只能跟叶婉商量这件事情,李延寿和叶婉的货物加起来占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如果再加上吕泰新的货物,就达到了四分之一,如果要出现亏损的话,也是三人损失的最多,所以李延寿找来叶婉先商量这件事情,等到有了一个统一的意见后,再向其他的唐商公布这件事情。
叶婉看见李延寿回来就不对劲,知道出事了,但是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安慰李延寿道:“李翁,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些倭商可能会联合起来压低价格,大不了我们这次不赚什么钱就是了”。
李延寿苦着脸,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叶婉还不知道事情有多严重,现在已经不是想不想赚钱的问题,而是要赔的倾家荡产。李延寿把倭商的报价单递给叶婉道:“叶娘子还是先看看倭商的报价单吧”,倭商的报价实在让李延寿无法开口。
叶婉拿过一看,气的浑身发抖,身旁的董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拉着叶婉的手道:“母亲,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生气,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叶婉对于这个儿子,只剩下了疼爱,叹了一口道:“真儿,你不懂的,这些倭商欺人太甚,现在我们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那些倭商知道我们急于脱手手中的货物,便拼命压低货物的价格,如果依照倭商的价格,恐怕这次就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会血本无归”。
李延寿悲愤道:“事情恐怕远不会如此,既然倭商能够把价格压低,就会在我们购买倭国商品的时候把价格抬高,如此一来这趟倭国贸易就会血本无归,以后恐怕没有人会再做倭国的生意”。李延寿已经把事情想的很清楚,这次倭商联手打压唐商,就是看中了唐商的软肋,唐商的货物太多,品种又过于单一,而且还要急着返回大唐,这些不利的因素加起来,唐商想不亏欠都不行。
叶婉从来没有跟倭商打交道的经验,这件事情只有李延寿能够处理:“李翁,难道这件事情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叶婉不相信李延寿会一点办法都没有,要是这样李延寿十几年的倭国经商算是白过了。
李延寿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没有一个办法能彻底的解决目前的危机。李延寿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道:“倭商之所以压低我们货物的价格,还是因为我们的货物太多,如果我们能减少一半的货物,倭商必然不敢压低我们的价格,可是这样一来谁的货出,谁的货不出就成问题了”。李延寿当然知道自己的软肋在哪里,可是这样一来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唐商来倭国可是赚钱的,谁愿意看着有钱不赚。
叶婉知道李延寿的难道,但是这个办法实在不好:“李翁,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总不能把一半的货物再运回江南吧”。的确如此,要是真的这样的话,玩笑就开大了,首先自己就不会同意,就更不要说那些唐商了。
李延寿也知道这不是办法,可是李延寿现在实在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了,如果是李延寿一个人也许好办,可是现在有几十个唐商,人多了、想法也多,心意也不一样,让李延寿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现在是摄津的坐商在报价,平安京的行商还没有到摄津,如果这些行商知道了摄津坐商的报价,一定会连其手来压低我们的价格,到时我们的处境更为不利,所以我们必须抢在平安京行商到摄津之前想出对策,否则便无力回天”
坐商需要的货物一般较少,所以价格相对于行商来说要高出半成,行商经营的范围很广,需要的货物数量很大,也更加有话语权,所以价格会比坐商低一点。所以李延寿希望能与摄津的坐商先敲定价格,这样的话行商的价格也就基本上确定下来,到时坐商吃掉李延寿一些货物,李延寿的压力也会小一点。
在商言商,摄津这些坐商做法一点都不奇怪,李延寿和叶婉在江南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做的吗?只是这种事情一旦落到自己的头上,被倭商狠狠的涮了一把,高傲的李延寿和叶婉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
董真看着眉头紧锁的叶婉道:“母亲,如果义父在这里就好了,义父一定会有办法的,以前登州的商人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后来义父把他们整治的很惨,那些奸商不得不按照义父的办法去做”。
李延寿闻言眼睛一亮,急忙抓住董真的双臂道:“董郎,你快说说郡王殿下当时是怎么做的”,如果当时李烨也遇到相同的问题,而且李烨又巧妙的破解了困局的话,为什么自己不能用李烨的办法对付倭商。
叶婉也明白了李延寿意思,摸着董真的头道:“真儿,你快把义父怎么整治奸商的办法说出来,也许对我们真的有用”。
董真眨巴一下眼睛道:“那时候,义父还在登州的时候,那些布商为了压低新城的棉布价格,联络了一群登州的布商……”。董真在李烨身边学到很多东西,李烨并没有专门教董真什么,而是让董真帮自己一起处理事情,时间一长董真便知道了李烨很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