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列传二十一记载:可喜初请以长子之信袭爵,继恶之信酗酒嗜杀,请更授次子之孝。之信阴通三桂,三桂兵日迫。之孝与进忠相持,上敕还广州,不时至,二月,之信发兵围可喜第,叛。可喜卧疾不能制,愤甚,自经,左右救之甦,疾益甚,十月卒。
这段话一共一百零三个字,但是信息量十分巨大。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是个大坏蛋,喜欢喝酒杀人,但是他的次子是个好人,于是尚可喜为清朝坚守广东,而且想要废除长子的地位,立次子继承王爵。谁知道,消息走漏,尚之信围住了尚可喜的府邸,然后宣称投靠吴三桂,尚可喜羞愤不已,自杀未遂。过了几个月然后死掉了。
所以最后尚家的结局,皇上说,尚可喜是个好人,尚之孝也是个好人,就尚之信是个混蛋,宰了他,留下尚家的官职吧,让尚之孝继承平南王爵。
这个场景熟不熟悉?明朝开国的时候已经都是人家中山靖王家里玩剩下的了,而且自杀的情节他们的前辈钱谦益也已经玩烂了,人家投江自杀好歹还有个水太凉改日再说的借口,你尚可喜戎马一生,要自杀了不拔刀子非要上吊,还自杀未遂,
所以史书记载尚可喜本无反心根本就是尚家演得一出戏码,估计后来满清朝廷也想明白了,但是史书还这么写,大概也考虑颜面问题,满清朝廷封了三个汉人的王爷,总不能都反了吧,那样不是自己打自己脸说自己识人不明,要不然就是政策错误把人都逼反了么?
所以尚可喜可以是个忠贞的王爷,也必须是个忠贞的人,他苦苦坚持不肯与反贼同流合污,最后被自己儿子拉上了贼船。然后三藩之乱之后,吴三桂和耿精忠身死族灭,唯有尚家留下了平南王的王爵。
回到府中,尚可喜便把尚之信和尚之孝叫到了书房之中,而且他一改平日在外边对尚之信的冷言冷语,开口便说着:“信儿,孝儿,咱们要改变咱们的计划了。”
尚之信和尚之孝没有开口,听着他继续往下说,尚可喜喝了口茶水:“前番我给清朝的小皇帝上书,说臣叨忝王爵,年已七十馀,虽至愚岂肯向逆贼求富贵乎?惟知矢志捐躯,保固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本想着两头下注,要是吴三桂赢了,信儿在那边站稳脚跟,孝儿你怕是要人头落地了。若是清廷赢了,你们两个兄弟易位而已。但是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机会。”
说着他看了尚之信一眼:“明天咱们尚家就演一出戏码给天下人看看!”
一个月之后,远在四川的程孝廉,远在京师的康熙皇帝全都得到了一个消息,尚之信作乱犯上,被尚可喜亲自镇压,尚之信不知所踪,尚可喜羞愧不已,身穿太宗所赐朝衣在府中自尽,临死之前仍然留有遗言:吾死之后,必返殡于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
康熙闻之大哭:“朕不能平定叛乱,使老将军枉死,朕之过也!”然后清廷立刻给尚可喜拟定了谥号,敬。
程孝廉听到这里倒是大笑不已:“杨有财,你猜尚之信现在跑哪儿去了?”
杨有财挠了挠头:“听说吴三桂组建了耿尚联军,正在向着四川进发,我猜尚家军领军的一定是尚之信。”
程孝廉笑了一声:“尚可喜这个老头,他的顶戴花翎就是用咱们大明百姓的血染出来的,满清封他做王爷还不是因为他能狠下心去杀人,平定江山的时候除了大力气?但是他可是忘了,这些人都是他的同袍,现在又想两边讨好,吴三桂就算听到了什么消息,现在三藩联盟他也不会轻易打破,只能咽下这口恶气。不过咱们可不用跟他客气。”
杨有财嘿嘿一笑:“尚之信不来还好,要是他敢来,咱们就拿他的脑袋祭奠大明的将士。”
程孝廉挠了挠头:“要论起算计来,咱们可都比不上这个老头,幸亏他死了,要是他还活着,咱们未必打得过他。”
说着他又看了杨有财一眼:“说起来王屏藩的大军也快到了吧。”
“倒是到了,也跟袁将军打了几仗了,现在在汉中驻扎呢,看起来打算等王屏藩那边缓过劲来,再一举剿灭咱们。”
“他不打咱们咱们就不打他们,咱们现在要是主动出击,就等于是帮满清朝廷的忙,图海做梦都得笑醒了,所以北边的战事宜守不宜攻。至于所谓的耿尚联军,咱们就不必客气了。”
不过程孝廉倒是没想到耿尚联军给他帮了大忙,他们在两湖行军,军纪十分糜烂,耿精忠和尚之信见着吴三桂当然是老老实实的了,但是背后到不介意犯点小错,况且他们是借道,要是吃自己的粮食实在是有些亏待自己,所以便开始默许手下的士卒抢粮。
在他们两位看来,两湖之地又不是他们的领地,名声坏不坏要什么紧,况且他们只是过路就走,也不是一直抢,吴三桂想必也不会因为这件小事跟他们翻脸,他们还能省下军粮,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两湖的百姓开始恐慌,这军律要是不管抢粮了,那可就不是简简单单地抢粮了,家中有女人顺便满足一下他们的淫乐之心,有宝贝的顺手拿走了,反正也没人管他们就是了。
于是两湖的百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