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职称考试通知,让芈玺从内心深处反感。离职称考试还有一个多月,郭涛涛劝芈玺还是到人事买本行业复习资料书,翻翻,谨慎点好。他说他翻过那本厚厚的书,不是太简单,需要好好看一遍,涉及的词汇量大,面也宽,阅读难度还是有点。今年开始每年都有考试,还是管二年,而且每年一评,不是两年一评。给大家带来了好处,但难度加大了。
“谢谢。我会安排”芈玺觉得郭涛涛骨子里自我感觉很好。
“要不,把我的给你”,郭涛涛看到芈玺好像没有去买的意思,就想把自己的送给他。
“那你呢?不用”。
“我翻过一遍了。把我的给你,你也省事,不用去买了嘛”。郭涛涛希望他看一遍,以便百分之百地有把握。
“不用,我去买”芈玺不想欠人情。
一个星期过去了,芈玺没有去买那本资料书。郭涛涛把自己的那本英语复习资料给芈玺送过来了,芈玺说“不用”。
郭涛涛说“我也不用了。你还是顺便翻翻吧”。他边说话边把书放到了芈玺办公桌的一边。郭涛涛真心实意地希望他能评上,如果芈玺未评上而自己评上了,那肯定有点过意不去。芈玺说了声谢谢之后,把它放在了桌子的右上角。
上次参加考试的多数人,都需要重新考试,因为两年内没有评上。职称与工资奖金前途有关系,能争取则争取,能早点就早点,该准备及早准备。这种想法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那些刚参加工作的,也都参加了考试。那些年轻的想,反正参加考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以使自己常抓不懈。后来每次英语考试成绩出榜公布,无形中成了英语比赛。谁都不甘落后,排在后头实在觉得太丢面子。
这次的职称评审,蒋青松要跃跃欲试了。虽然比他毕业早的还有好几个,但他早就放风说,评职称不能论资排辈,要以研究水平,研究能力,项目工作沟通能力等综合考虑。他在脑子里把所里能够排得上的人一个个做了分析,结果,如有三个名额情况下,自己可以努力争取,大有希望,而且他有独天得厚的优势,给上级领导代过笔,出过力。芈玺虽然老资格,但上次他负责的两个项目,没有一次性通过,经过一番折腾才勉强通过,浪费了人力物力时间,再则,上级陈总对芈玺也不满意,也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这种情况,不应该有竞争力。
他相信事在人为,自己不努力,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现在感觉有必要提醒评委里的主要人物。评委里关键人物除了所里三个领导外,冯军主任是中层干部里最有人缘,最有威望,说话比较好使的人。考试后第四天下午,他通过给隔壁办公室打电话,搞准冯军正在办公室。他手里拿着最近写的一篇论文,去了冯军的办公室。
“冯主任”,他笑哬哬地敲了敞开着的门。
“噢,请进”,冯军指指对面的椅子让他坐了,以询问的眼神看着他的眼睛问,“有事儿?”
蒋青松把手里的东西递到冯军的手里,一脸的谦虚,说“冯主任,有两件事。一呢,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请冯主任看看,您给提个意见”,其实他那篇文章,早已投到一家杂志,前几天已经收到用稿通知,他依然是很虔诚地说,“第二呢,前几天职称考试,让我想到了一些事,就职称评定说几句心里话”。
他顿了那么几秒,真诚地看着冯军的眼睛说“我认为,评职称,是针对一个人专业水平和研究水平而言的,资格只是可考虑的部分条件之一,重点应该是科研水平,科研能力,还有沟通能力。沟通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缺了这个能力,搞不好科研,开阔不了眼界。眼界狭窄,影响科研高度。比如,芈玺,他的两个项目都没能一次性通过,说明了他的科研总体水平还是欠一点,沟通能力不足,而且断然拒绝所领导派写文章的工作。不是说,芈玺怎么差,就事论事”他很动情地接着说“我认为,咱们研究所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拘一格降人才。”
冯军,看了看蒋青松,“你不是当时说得很好吗?不是项目没有搞好,是所里评审费给少了,是情商不够”。冯军心里说,你也太着急了,心思太多。
“我那是为了照顾芈玺的面子”。
“那,你的意思是芈玺的科研水平低?你不应该这么评价他吧!到时候我们会全面衡量的”冯军要打住他。
“我就是说这个事。我说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的水平到底如何,我说不好。冯主任,如果我说的不合适,请您见谅”。蒋青松起身了,他觉得目的达到,把自己的意见说给他听了。
这是他第一个要找的人,这几天他还要找其他的评委说说这些意见。
下班的时候在楼梯口,蒋青松正好碰上芈玺,“嗨,芈工,这几天,你特精神。这次职称,你是板上钉钉的”。蒋青松显得非常亲热,把手搭在芈玺的肩上,一直下到一楼,楼外人多,他把手拿下。
“你呢?”芈玺对这种套近乎不感兴趣。
“我这次不想,有你们这些大哥级在,我下次吧”。尽管蒋青松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