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隋帝国风云>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帝的理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帝的理想(2 / 3)

改革的成功。他不想重蹈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覆辙,他想在自己的政治理想接近成功的时候,大局已定的时候,门阀世家已经被打击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再立储,让子孙坐享其成,给子孙留下一份丰厚的遗产,同时也让自己彪炳史册,名垂不朽。

独孤震对今上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他本人不反对以高度中央集权为目标的政治改革,但反对今上的“激进”策略。

凡事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今上文武干略,一代天骄,偏偏在这件事上犯了致命错误。当前的现实是,世家权贵掌握着权力、财富和文化,掌握着政权,而今上的改革是联合一部分志向远大,与他志同道合,矢志追求中土长治久安的世家权贵们,利用强权,去公开掠夺大部分保守的、把个人、家族和集团利益至于帝国利益之上的,矢志追求“门阀士族”政治的世家权贵们,其结果就是刀对刀、枪对枪,双方兵戈相见,大打出手,血腥厮杀,最终局势会失控。一旦对立双方打得两败俱伤,甚至玉石俱焚,那最终就是帝国的轰然崩溃。

谁都不想帝国崩溃,世家权贵们也不愿意,那对他们来说损失太大,风险太大,所以,大家都想拉住“改革”这驾飞驰的马车,让它减速,让它停下来,而最佳的办法莫过于直接更换“车夫”。杨玄感就是这么做的,直接兵变,更换皇统,机会好的话,甚至可以把自己推到皇帝宝座上。这是暴力的方式,对帝国的危害性太大,所以独孤震不支持,他支持的是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立储,培养东宫一系,以东宫来牵制甚至抗衡皇帝。

先帝执政后期,改革步伐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他的主要精力被东宫所牵制,被自己的继承人所羁绊。今上继位后,世家权贵们本想“如法炮制”,给今上制造一个“对手”,哪料元德太子“不堪重负”,在皇帝和世家权贵们的“前后夹击”下,积郁成病,一命呜呼。此后皇帝在立储一事上百般拖延,而在改革进程上却是高歌猛进。世家权贵们一筹莫展,毫无办法,只能被动挨打,步步倒退。

终于,机会来了。当权的关陇贵族集团中,反对改革的势力是暴力对抗,杨玄感举兵造反,而支持改革或者持中间立场的贵族们则“温和”对抗,独孤震这位国舅就打算利用这次机会,威逼甚至胁迫皇帝立储。

若想“威逼”或者“胁迫”皇帝立储,那就必须让杨玄感的“造反”声势浩大,严重危及到了帝国的安危,危及到了皇帝的权柄,危及到了皇帝的改革,迫使皇帝不得不向关陇贵族集团中的“中间派”妥协,以寻求他们的支持,联手平定杨玄感的叛乱,继而稳定帝国,让他的改革大业得以继续。

所以,独孤震不会参加杨玄感的叛乱,但也不会主动去戡乱平叛,相反,他还要暗中“帮助”杨玄感,比如到现在为止,在杨玄感叛乱已经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他既不奏报皇帝和行宫,也不奏报东都和西京,明摆着就是给杨玄感“争取”更多的时间以让他赢得更好的形势。

谁知凭空冒出来一个骄恣枉法的野蛮人,要蓄意破坏独孤震谋划已久的、意欲捆在今上手脚以放缓改革步伐的策略,怎不让他勃然大怒?

大怒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他不得不谨慎对待了。

伽蓝现在是什么出身?官奴婢。现在他才多大的官?从五品。一个从五品的禁军校尉竟敢“藐视”他的权威,为所欲为,这说明什么?哪来的胆子?无疑,伽蓝的胆子是皇帝给的,伽蓝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皇帝。

“竖子猖狂。”独孤震冷笑道,“给他一个教训也好。”

魏征和柴绍互相看了一眼,目露忧色。伽蓝可不能死,这时候死在安阳城外,麻烦可就大了,甚至前功尽弃。伽蓝就是皇帝和裴世矩等人放在河北这盘大棋上的马前卒,你把皇帝的马前卒给“阴”掉了,就算皇帝碍着面子睁只眼闭只眼,裴世矩和薛世雄又岂肯罢休?

柴绍迟疑着,想说话。

独孤震知道他的意思,想出城阻止伽蓝,以免双方打起来了。王仲伯实力强劲,伽蓝也非常彪悍,双方打起来了必是一场恶战。王仲伯败了等于破坏了独孤震的大计,而伽蓝败了,王仲伯又岂能全身而退?必定伤痕累累,还是不利于己方,所以这一仗就是不能打。

独孤震挥挥手,示意两人赶快出城。

=

独孤震不想打,但杨玄感是一定要打。

就在这天上午,李密和元务本带着刚刚从临河和清淇两县赶来的近五百乡勇,上千力役,带着粮草武器,冒着大雨,火速北上支援。

也在这天上午,在慈恩寺外,在大雨滂沱之中,伽蓝和魏征发生了直接冲突。

“某是禁军骁果,某是龙卫校尉,某直接听命于备身府,听命于陛下。”伽蓝在雨中咆哮,怒不可遏,“你给某圣旨,如果陛下和备身府命某受制于使君,某即刻撤军,但如果没有,某就以违反军纪为由,砍了你的头颅。”

魏征脸色铁青,恨不得一剑剁了他。柴绍神情冷峻,看似平静,实际上怒火中烧,已经咬牙切齿了,但面对杀气腾腾的伽蓝和西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