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家冲着这旧书摊疯抢,林逸就斯文许多,站在一旁,别人抱在怀里不要的,丢在地上的,他才拿起来看几眼。只见那些旧书大多数都是馆藏的“大路货”,比如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郭沫若先生的《郭沫若文集》,而最为常见当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文学版的上下卷《鲁迅日记》,装帧七分朴素,三分考究,这种书几乎每个摊位都有,价格在20到40元之间,不过这个摊上两块钱出售,却是一个小漏,被那位淘书技术精湛的老大爷死死抱在怀里---看起来他并不是只要健康养生之类的旧书。
这个摊子的女老板虽然嘴里喊着所有馆藏书“二块钱”一本,但有一些摆在她脚跟处的却不是。那些都是比较珍贵一点可能还得算文-革前的各种画册、杂志、连环画,以及各种旧邮票、旧信封和旧明信片等。偶尔有红彤彤《语录》和像章,这可能是最为特殊的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不用说,女摊主那“两块钱”只是噱头,主要卖的还是这些“珍品”。
林逸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主要是那女摊主索要价格太高,想要一本吃个饱。怎么可能吗?作为大名鼎鼎的捡漏大神,林逸才不会花太多的冤枉钱,所以只是询问了两句就放弃了。
再看向旁边一个摊子,这次林逸来了兴趣,因为这个摊主所售卖的书籍不多,可全都是精品和珍品。细眼看去,其中竟然还有一些民国期间出版的稀有画册,那也是一般人不敢问津的旧书。比如有珂罗版精印《大涤子山水册》、《耦香馆写生册》等等,售价一般都在1000元之上;而当年故宫最为有名的,八开本不足百页《故宫丛刊》,虽然零零散散可见,一册也1500---1800元之间。
这些书是林逸喜欢的,都说潘家园鬼市的书籍便宜,可是这些书摊老板索要的价码也都不低呀。耐不住对这些画册的钟意,林逸最后和那老板讨价还价,用3000元买了这三本,老板大声说,给你优惠了1000块,让林逸下次继续光顾他的鬼市书摊。林逸心说,来一次就不容易了,更别提黑灯瞎火到哪儿找你。
有了三本画册,林逸心中踏实许多,看起来这鬼市的卖家都猴精的很,想要在他们手中捡漏太难了。也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种旧书的售卖价格几乎透明,不像林逸刚入行的三年前,很多摊主还不知道价格和网上挂钩,这就给了很多淘书客捡漏的机会。但是现在人人手机上网,遇到好书第一时间就是上网差价格,因此有些好书甚至比网上卖的还贵。
没来潘家园鬼市之前,林逸充满了对鬼市捡漏的幻想,可是现在,则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凑着鬼火般的灯光,林逸再次朝其它书摊看去。如果说之前所看的书都比较贵,那么接下来都是一些很便宜的旧书了。其中很多都是今年的一些流行杂志,比如《读者》、《读书》、《时尚》,还有与字画有关的如《中国书法》、《收藏》、《中国篆刻》等等。而就某些特别的读者而言,值得收集的《三联生活周刊》和中国最有城市味的杂志《城市画报》常常一元可以买到一本;假如一次买得很多,几毛钱就可以搞定。这就看各位淘书者的砍价水平了。
对于这些杂志之类的,林逸更是兴趣乏乏,所以他只是看了看,就又转到了书画摊上,其中一些油画还是很漂亮的,跟真的俄罗斯油画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林逸是懂画的,从色彩和画面上看,与家居市场的油画价格做比较,非常便宜。当然不是真的,真的有海关证明,有画家授权书,一幅真正的俄罗斯油画至少也要几千元左右。好的都是上万的,特别是女画家库金,听说是俄罗斯著名女画家之一,要价两三万以上。
相比这些油画,林逸喜欢的还是国画,特别是水粉画。林逸觉得油画的色彩就像五彩的云,让人感到有些浮夸和艳丽,适合挂在那种很小资的客厅里,能够显得明媚和阳光。而中国画,无论放置在哪里,都能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尤其那种彩色水墨的国画,这是西方绘画却欠缺的精神内核。
浏览过这些画摊,林逸没有购买一幅画,却有一位看起来打扮很时尚的年轻人,买了几副很抽象的油画。其中有一副叫做《乡村的法拉利》,听摊主说这幅画是一位农民画家的作品,很有些乡土气息。林逸觉得那幅作品是所有油画中最好的。
所谓的“乡村法拉利”其实就是乡下的老式“手扶拖拉机”。画面上是乡村结婚时的盛况,新娘坐在颠簸的拖拉机上面,后面吹着唢呐,飘扬的大红花和喜字,整个画作扭曲夸张立体,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让人感觉到了紧张和压抑。
林逸甚至觉得,如果那位年轻人不买走这幅画的话,林逸就会掏钱买走。作为一位农村出身的孩子,林逸对这种画作,还是很喜欢的。不过让林逸诧异的是,那幅画作才卖了200块钱,在林逸看来就算是2000也不贵。
不过鬼市就是这样,别人拿到手里的东西,你不能开口争抢,更不能不懂规矩的随便提价,那样会被人骂死的。
……
抱着一丝遗憾,林逸离开了那些书画摊,随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