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黄潇潇的言论
黄潇潇说道此处,又拿起那剩下的半瓶酒喝了进去,继续说道:“我没想到你会留下我,让我在这里继续表演!从那时起我就发誓这辈子不会离开辉煌,除非老板你不要我了!”
黄潇潇这句话说得很是肯定,楚破从语气中都能听出她那坚决的态度,他也想不到自己的一个小决定就能把黄潇潇给感动成这样,一时间居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潇潇,这些都过去了,你就别想那么多了!对了,能不能给我讲讲你的事情啊?”楚破企图用这个来转移话题,所以才有此问,调节调节气氛。
“我老家是偏远山区的,条件很差,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所以我很早就辍学了,一个人来到这打拼,刚开始的时候我在一个公司里跑业务!
有一天我去给客户送点东西,我一个女孩大老远跑过来又正好赶上饭点,他就顺便请我吃顿晚饭。说说笑笑半个小时就吃差不多了。结账的时候,我挺认真地看着他问:“哥,剩下的菜我能打包么?”
那人一愣,问:“打包剩菜干啥啊?你喜欢吃啥,我再给你买点呗。”
我:“不用,不用,这不我男朋友还没吃饭呢么。”
在外面吃饭还能想到自己男朋友,这么质朴的女孩现在不多了,那人说道:“你管他干啥啊,让他自己吃呗。”
我:“今天这不好几个菜都没怎么吃么,挺好的,就当改善伙食了呗。”
客户:“……你真是够意思。”听着这话,真有点感动。
我继续说道:“哎,那咋办呢,在外面打拼不容易,俩人就得相依为命嘛。其实我哪有什么男朋友啊,是我自己吃罢了,我要攒钱寄回家,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
我认识多少女孩都是这样,毕了业之后从小城镇来烟海,在高档的办公楼里做着白领的工作,不能再是大学时穿运动服背书包的样子了,要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
她们接受能力适应能力非常之强,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完全看不出曾经的样子了。精致的妆容,拎着LV的手包,拿着iphone,各种名牌堆砌在身上,也学会抽烟喝酒逛夜店了,谈笑间都是最时尚最潮的话题,夹杂着英文岛文京片子,一股浓浓国际大都会精英范儿。
光鲜的往往是表面上的东西,真实场景也许是这样的:在散场之后,她们打车回到合租的房里,蹑手蹑脚地钻回自己的房间,地上横七竖八的鞋,沙发上堆满换洗的衣服,桌子上还有吃剩盒饭的泡沫盒子,疲惫了一天的女孩随手把包往床上一扔,衣服不脱妆不卸在床上刨个坑,呼呼就睡了。即使工资不高,生活很艰苦,但是也要把自己伪装的和周围的人一样,至少看起来不能比别人差。
我有次在一个聚会上和一个女孩聊了半天,叼着烟卷一口东海口音,我以为她是烟海人呢,后来一问才知道是我老乡。
我问她:“你来烟海多久了?本地话说这么溜?”
她:“一年多。”
我:“……”
她:“哎,姐,这都是没办法啊。我跟你讲,我原来不抽烟,工作做得比别人差点。后来才知道,那些资深的老员工聊创意的时候都是在阳台上边吸烟边谈的,你说我能在旁边干杵着么?同样啊,说烟海话,客户对你的信任度就高,你要整一口方言试一试,啧啧。”
这真是一个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要想融入周围,有时候就必须要改变自己,这种改变不单单体现在语言、打扮、行为习惯,而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包括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一个小城镇的人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工作,会有很多看不惯和不适应的地方,受本地人的排挤、融不到老员工的圈子、囊中羞涩无法和其他人一样去购物……
甚至会有人白你一眼儿,骂你一句:土鳖。
太多太多的困难会让你觉得周围的人太势利了,太冷漠了。这城市里仿佛充斥着浮华和虚荣,你甚至会厌恶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你无法逃避,这里虽然看不到希望,可回到家乡小城镇没有背景就意味着绝望。
坚持,学着身边的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努力融入到各种圈
子里、发了工资和同事去扫街……最好再学几句烟海话“您呐”、“你丫的”、“你大爷”……慢慢的也就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了,可以在地铁站给外地人指路了。
再过三五年,看着刚来的毕业生,你脸上会笑嘻嘻地和他打招呼,但是心里会嘀咕一句:怎么这人这么土鳖啊!恭喜你,你变成了你当初讨厌的那个人,说明你已经融入到这个城市了,至少看起来是这么回事。
在城市里,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接受着改造,沉默寡言的人变得侃侃而谈;节衣缩食的人变得挥金如土;诚实守信的人变得背信弃义……残酷的竞争,稀少的资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人不得不被改造得物质又现实,这是城市生活的基本法则。
同样,在接受改造的同时我们又在改造着别人,他们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