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国医> 417、制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17、制药(1 / 2)

药材炮制之中,酒是最常用的辅料。很多药材里的药性都要用酒来调整,有些毒素也是靠酒萃取出来。然而酒也分三六九等,价格区间极大,所以看药铺良心与否,就看他们肯否使用恰当的酒了。

有优良传统的老字号药铺自然不会在这上面偷工减料,但是像长春堂那样由外行人掌权的新药铺,往往以次充好,甚至以水代酒……不能治病还是小事,吃死人也不是不可能啊!

现在老字号也开始用劣酒了。天下还是少了鲁药师那样认认真真讲究良心的药工呀。不过换个角度来说,若是药力充沛,那杨公子恐怕早就因为误诊而身故了。可见药效不足也给了别人求生的机会,孰是孰非,真是难说得很。

徐小乐猜那下人一时三刻回不来,就去杨家的院子里散步,同时看那些果树。谁知并没有等多久,杨家仆人就带着一个外人直奔果园来找徐小乐。

徐小乐见那外人颇有些南方人的长相,开口一打招呼,果然是南人。

“小人姓乐,贱名来喜,祖籍宁波府,永乐年间祖上迁徙京师,如今做些药材生意。”乐来喜乐呵呵地自我介绍,然后打开药箱,道:“先生要的南派牡丹皮,可是这样的?”

徐小乐暗道:难道还真有南北不同的牡丹皮?他就伸手接过乐来喜的牡丹皮,凑近一闻就知真假,道:“虽然用料不是特别考究,但也堪用了。”

乐来喜一听这话,喜得抓耳挠腮,连忙取出其他药材给徐小乐检查。

徐小乐翻看一遍,叫杨家人去煎药。他自己就在果园跟乐来喜聊天。虽然乐来喜是宁波人,跟苏州差开老远,但此刻同是南方人,总有些乡土情谊。徐小乐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南方官话了。

徐小乐就跟乐来喜聊起了京师这边药材炮制的话题。

乐来喜道:“先生说的不错,现在人心浮动,只为了赚钱,很多炮制繁复的药材都减少了工艺。就拿您要的这熟地(黄)来说吧,九蒸九晒、阴干三年方能成药。这得花多少工夫?

“如今有些新店就敢三蒸三晒拿出来卖钱,一些不检点的老店也是,六蒸六晒也敢卖了。阴干足足三年的更少,两年居多,甚至有些黑心店家直接是烘干的,那还能用么?小人虽然用不起好酒,但是九蒸九晒、阴干三年却不敢有丝毫马虎。”

徐小乐入京之后还没有坐过堂,看的病人少,用的药材也就少,并没关注到这些问题。不过他看这个乐来喜拿出来的熟地黄,的确是古法炮制,没有偷工减料。

徐小乐就道:“这味药用的酒越好,药效就越好。不过好酒是没底的,真用了极好的酒就为了提高它的药效,也有些得不偿失。可是九蒸九晒、阴存三年若是都做不到,那实在是糊弄人了。”

乐来喜虽然祖父辈就迁到了京师,他自己也是京师出生,但是乡音未改,可见家中都是说的宁波话。这让他内心中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宁波人,只是寄寓北地。他就道:“北人受胡风影响甚大,许多老规矩压根就不知道。在咱们江南,谁家敢这般糊弄人?不说病人受苦吧,拜药王的时候难道就不怕药王发怒么?”

徐小乐想起了长春堂掌柜顾煊,那位掌柜压根就不拜药王。要不是鲁药师压着不肯放松,长春堂怕也是出售劣药的大户。

徐小乐又问道:“你家北上也有三代了,生意还好么?”

乐来喜缩了缩脖子:“唉,虽说我家来了三代,祖父却只是走街摇铃的游医,兼卖些草药。到了家父五十多岁上,方才租了个铺面,卖些生药。如今交到我手上,虽然也能照古法炮制些许成药,但是膏、丸、散、丹的方子还是极少。”

他说得诚恳,叫人不怀疑其中有吹牛的地方。其实探究起来,他家在膏丸散丹上头压根就没自己的方子,所谓极少已经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徐小乐“哦”了一声,问道:“平日就你自己坐堂?”

乐来喜道:“其实小人的医术,也就只能治些常见的小毛病。”他解释道:“我家世代都是药工,制药的手艺还行,并不敢坐堂问诊,以免害人性命。”

徐小乐赞道:“你有这种自知之明是极好的,到底人命关天。”

乐来喜又道:“我看先生年纪轻轻,是驻颜有术,还是……”

徐小乐就知道跟人聊着聊着必然会扯到他的年纪,用一副云淡风轻的口吻道:“皆而有之。”

乐来喜弓了弓腰背,几乎是仰头看徐小乐了。

两人又聊起了京师好耍好吃的风物,正觉得投机时,杨家的仆人已经跑了过来,隔开十几步就叫道:“徐先生,徐先生!我家少爷服了您的药……”也不知他是故意还是无意,说到这里竟然停下喘起了大气。

乐来喜的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生怕病人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就要丢了这个大主顾啦。他看杨府十分奢遮,已经决定每年夏天送凉饮,秋天送润药,冬天送补药……说什么都要将这个客人牢牢拉住。

徐小乐不动声色,就等着这仆人喘完气说话。

那仆人深呼吸两三次,终于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