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取马看上去是个不着调的计划。
现在才是什么时候,公元二百一十四年。
国人对海洋的印象,一提起来,首先想到的是明朝时开始的郑和下西洋!对之前的了解则一片空白。
现在可是郑和下西洋前一千二百年,一千多年什么概念?这个时代有这样的航海能力吗?东吴就算擅长水师,但是海船和江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好不好。
但是没错,东吴就是有这样的大航海能力!
就在十几年后,孙权组织了一支大规模舰队,委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甲士万人出海,去寻找夷洲和亶洲。
公元两百来年啊,万人的大船队啊!
这支万人大船队做成了什么事?他们一路航行跑到台湾,掳掠了当地数千的原住民,然后继续向太平洋深处进发。他们在海外漂泊了多久?整整一年!
一支能够海外作战,而且能够长时间漂泊在外的万人大船队对现代人马忠意味着什么?
能够掳掠数千百姓,就能带回来数千战马。
而且只要马忠拿出坏血病的解决方案,一旦这支海上雄师彻底觉醒自己的价值,那已经不是跨海取马的问题了,这简直可以做到改变整个世界!
江东有这超越时代的大航海舰队,但是能够应对从东海到黄海到渤海的复杂水文吗?
答案是,他们真的做到了。
孙权首先开始对辽东进行小规模的走私,倒卖水货。“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边民无知,与之交关,长吏以下,莫肯禁止。”
公孙蜀黍听到汇报之后,拿着吴国走私来的各种珠宝特产,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怎么这么便宜呢?他们是不是傻啊?居然能十匹马就换一把珠子,有没有这么好骗啊?
公孙蜀黍甚至有点慌了,觉得东吴人这么傻,自己如果不出手,可能错过了这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暴富机会。
于是身在遥远辽东的公孙蜀黍就给东吴的孙权发了一封长信。
孙权接到信欣喜若狂,于是在太平洋大东征之后第二年,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为统帅,带领战舰百艘前往辽东。
这一次交易在双方互骂傻逼的情况下,皆大欢喜的完成。
不过,这件事却惊动魏国的汝南太守田豫。
于是,极具抓捕毒贩警匪片即视感的一幕,就这么发生了。
三国时代的海洋发展远远超过了后人的想象,就连魏国这种水军弱渣都能组织大军从渤海登陆作战夹击辽东。
两边走私交易的时候,正好赶上魏国攻打公孙渊。这支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就是这位田豫大人。
实际上,整个魏国朝廷都在密切的关注着这一次走私交易,皇帝认为,东吴水军战舰又多,实力又强,应该躲的远远地。
不过特警队长田豫却不这么认为,他说现在是秋天,风高浪急,吴国舰队又是满载,只要一旦海上有什么险情,就必然得靠岸停靠。只要一靠岸,那吴军的战斗力连五都不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说着他很自信的拿手在地图上一指,只要海上起风,犯罪分子必然会靠岸成山!
于是田豫带领魏国精锐埋伏在成山。
九月,吴国的舰队在东海上果然遇到大风,由于战舰是满载而归,吃水非常深,对抗风浪的能力很差,这些对风已经非常畏惧的吴人紧急靠岸,停靠地点就是成山!
这在后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大海如此茫茫,田警官竟然能实现如此精准的埋伏,真是无法想象。
最终的结果就是周贺被斩,舰队大半被俘,裴潜驾船仓皇而逃。
这次大远航虽然成功到达目的地,也完成了交易,结果被田豫这么一搅和,大量的战马和皮毛都便宜了魏国。
孙权后悔的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他反思完自己的航海政策,终于隐隐有些觉悟。
——看来孤的英明是不用质疑的,这次之所以亏本,完全是因为派去的使者叫做,“裴潜”!
与此同时,得知吴国舰队遭遇的公孙渊也意识到了交易风险性。他左思右想,准备干一票大的,之后就收手做个好人。
过了仅仅一个月,公孙渊就派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籓于孙权,并献貂皮马匹等贡品。
公孙蜀黍的惊喜来的如此突然,让仲谋都有点懵了。
那是称藩啊,我的天呐!
有人对我称藩了!
他这皇帝本来干的一点底气都没有,但是有人称藩意味着什么。这意义不亚于一本点击只有二百五的扑书,竟然有人盟主。
孙权激动的浑身颤抖,于是决定大赦天下!
然后他把揍了个半死的裴潜赶紧抢救了抢救。又派遗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为使者,将军贺达、虞咨、中郎将万泰等人率领大军万人护送宿舒、孙综回辽东,同时携带金宝珍货,九锡齐备赏赐公孙渊,并封公孙渊为燕王。
这件事遭到了全体朝臣的反对,但是孙权的眼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