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城墙”。
十三州之一的临海古城系在其列,但因其西南灵江段有防洪作用才得以保存。
正因为临海古城墙有着防御和抗洪防洪的双重作用,所以古代军事家们又进入了第三阶段修筑。
庆历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墙,令黄岩县令范仲温负责西北隅,临海县令李丐负责西南隅,宁海县令吴几庶负责东南隅,临海县尉刘初负责东北隅,仙居县令徐赳负责城北山上。
这次修筑的城墙,结构、防御、防洪等比前两次更趋完整。
西北隅在北固山(龙顾山)上逶迤,这一段子城与大城共有,组成大城内抱子城。
西南二面濒灵江,为减轻洪水的冲击,突出城墙外的墩台靠江上游方向砌成圆角(俗称马面)。
龙顾山上的墩台筑成二层空心敌台,有梯相通,上层为平台,台上建望楼,平台四周有齿状的垛口和射洞,可供指挥和防御的双重作用。
下层为空层,可驻军和贮存武器,当年具体负责修城的苏梦龄作《新城记》,内有黄岩县令日:“陶甓(砖)虽固,犹未如石之确(牢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