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兵法,或许不如你这般精于算计,但也不是寻常人物,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文先生叹了声,道:“事已至此,清原先生以为如何?”
“照你心中想法行事,只不过……”
清原停下来,沉吟说道:“我劝你行事,要先退一步讲。”
文先生问道:“还请先生明示。”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而军中人物颇多,亦是不乏能人,因此行事,不能断言,只是,我不是常人,便也能察觉几分端倪。”
清原说道:“邓隐此人,才能其实不差,只是比起陈芝云来,稍显逊色,这才被他掩盖了光芒,但真要说来,此人也是不可小觑。今日之事,重燃战火,几乎可以断定便是他的手段,由此可见,此人心狠手辣,且颇为聪慧,就算不是他亲自定计,但至少,在他军中,便是有这样的人物。”
文先生沉吟道:“清原先生所言极是。”
清原说道:“这样的人物,你以为两国停战期间,他不会有所布置么?如今蜀国内忧外患,蒋费又刚死不久,内政亦是混乱,胡皓试图争权,姜柏鉴也插手其中,无论是朝堂还是三军,都是颇为混乱……短短时日,蜀国停歇不了,反而更乱,可这段时日,邓隐却未必就闲着了。”
文先生低沉道:“先生的意思是?”
清原说道:“上次因姜柏鉴献计,借了严宇之名,胜过了邓隐,站稳了东条关,但姜柏鉴如今分身乏术,而严宇据说在军中也有问题……邓隐必是定计之后,备战妥当,才开始主动引燃战火。”
文先生闻言,心中沉了下去。
“我本想让蜀国在这短时日内,平复动荡,养精蓄锐。”
文先生自嘲道:“但现在,蜀国动荡未复,但邓隐养精蓄锐了?”
清原点头说道:“这次你失算了。”
文先生低下头,道:“失算了……唉,先生有何见教?”
清原说道:“你不急着献计于太子,先定一定后面的计策。”
文先生问道:“不知先生之意,该是何以定计?”
“你眼下定计,必是以眼下的局面来定,但我能与你说,以当前局势看,再等不久,邓隐必会传来捷报,拿下东条关,来到剑门关之前。”
清原说道:“你若要定计,就以这个局面来定。”
文先生良久未语。
“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