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文艺生活>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顿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顿饭(1 / 2)

录完节目,林子轩和慕姗姗请姜闻和冯晓刚到家里吃饭。

虽说这是早就约好的事情,而且能上华国电视台的节目没有谁真的会拒绝,不过这同样是一份人情,人来了就是给面子。

这时候,能请到家里吃饭的都是真正的好朋友。

冯晓刚和葛尤这种不用说,林子轩和慕姗姗结婚都是请他们去迎亲,这关系铁着呢。

他们以前和姜闻不熟,毕竟混的不是一个圈子,这大半年算是熟悉了,以后还会有往来,不是说拍完《京城人在纽约》就散了。

交情嘛,就是这么一点点累积出来的。

出了华国电视台,四人坐上车,林子轩开车,先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

这个菜市场不大,还没到下班的时间,人不多,清静,原本是让姜闻和冯晓刚在车里等着,这两人还是下了车。

四人走在菜市场里,没有引起围观。

慕姗姗有大半年没在电视上露面,渐渐消失在观众的记忆里。

她在美国这半年同样有了一些改变,不仅气质上更为成熟自信,还学会了穿衣打扮。

林子轩和冯晓刚就是标准的路人,姜闻算是最有名气的,可卖菜的大妈不怎么看电影,她们最喜欢的还是电视剧。

慕姗姗负责买菜,林子轩在后面拎着,陪着另外两人闲聊。

“这菜价涨的太厉害了,咱们刚出国那会只有这一半的价。”冯晓刚感叹道。

“现在什么都涨,都市场经济了,随行就市,以后估计还要涨。”林子轩预测道。

“听说明年要调整工资了,也该涨工资了,要不然肉都吃不起了。”冯晓刚抱怨道。

这话略微夸张,不过很能说明问题。

从92年下半年开始,由于要搞活经济,国家实行了价格浮动的政策,物价根据市场需求可以自行调整,不再像以前那样由国家统一定价。

这么做能够极大的丰富百姓的物质生活,同时也造成了物价上涨。

比如猪肉价格,从去年的两块五一斤涨到了三块二,就这样到了过年肯定还要涨。

物价上涨,工资还是老样子,这就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压力。

国家已经提出了明年要涨工资,而且据说涨幅很大,有各种传言,有人说要涨一倍,还有人说要调整原来的工资等级划分。

华国现在的工资是按照工龄来算,分成各个等级,工龄越长等级越高,工资也就越多。

在单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可以加一级工资,提升为领导了也能加一级工资,每升一级就会增加五块钱的工资。

工资到底怎么涨,上面还没有具体的文件下来,大家是各自猜测,不过总算是有个盼头。

演艺圈的人倒不一定依靠工资生活,他们的主要收入是片酬和拍广告,但华国大部分百姓都指望着每月的工资过日子,工资的调整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生活。

回到家里,慕姗姗在厨房忙碌,林子轩帮着收拾鱼肉,清洗蔬菜。

弄好之后,他到客厅招呼姜闻和冯晓刚,三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姜闻似乎是真的想通了,这些天都在认真的修改剧本,收敛了锋芒。

这是他第一次做导演,他以前拍过不少戏,和很多导演都有联系,他向这些导演咨询,得到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其中有一条就是按照规矩来,否则得不偿失。

“这就对了,干咱们这一行就像小林说的,叫做带着枷锁跳舞。”冯晓刚深以为然道,“你要是拍电影就是给自个看,自娱自乐,那无所谓,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不过你拍电影是要给观众看的,那就要守着规矩,想方设法的在规矩允许的情况下把舞跳的精彩,这才能显出本事来。”

“你就没想着打破规矩么?”姜闻不甘心的说道。

“我想啊,我怎么不想,我还想像老美那样来个电影分级呢,那样想拍什么电影都行,但那现实么?”冯晓刚反问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我觉得总要有人试一试,张亿谋拍《活着》,京影厂的导演田状状正在拍一部片子,我前几天看了剧本,写的真好。”姜闻夸赞道。

“大家都在试,小林写了《顽主》被人骂,写了《活着》接着被骂,这不就是尝试么?”冯晓刚举例道,“可尝试也要有个限度,讲究方式方法,你想试试自己能蹦多高,结果蹦出地球了,在太空中被憋死了,值得么?”

林子轩在一旁看着这两人争吵,觉得很有意思。

这两人属于两种类型,姜闻是想要一步到位的那种,性子急。

冯晓刚就沉稳的多,他同样有想法,不过他会慢慢的尝试,争取不触碰底线,想在自由创作和规矩之间寻找平衡。

在拍摄《京城人在纽约》的时候,他就有过不少大胆的尝试。

林子轩很少参与他们的争论,这两种想法都没问题,重点不是说,而是做。

不仅要做,还要能做好,只有把事情做好了,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