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军现在仍然处于弱势,一个旅不少,但是如果朝鲜到日本的海域被英国舰队和法国舰队给切断了的话,便没有了补给,要不是华国在长崎城已经有近百万人口,否则,即便是有近万人的一支王牌旅,也不可能长期坚持。
“没有办法,谁让日本人总是不走?这不是只能打了吗?不会影响各国在朝鲜做生意,也不会影响和华国的关系。”李鸿章微微一笑,“我们喝酒,这些都是小事情。”
“是的,朝鲜的问题,现在都算是小问题了,关键还是华军什么时候撤离日本本土,不能总是占着长崎城啊?而且,要求日本方面赔偿一亿华元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们几个国家都不能够接受!”英国公使正色道。
“这是我们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嘛,公使先生,你们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赔偿不能少,长崎城,也必须由华国掌控,按照我们皇帝的意思,各国有想要在日本拥有港口的,我们华国也会给予肯定。”李鸿章笑眯眯的回答道。
几个公使目瞪口呆,他们的胃口都不小,皮也都够厚的,但是还真赶不上华皇,你们当日本是什么?是白菜吗?这就想分割了?
关键几个国家,都对日本的本土不敢兴趣,人少地域小,能获得的好处有限,不像是华国。
在19世纪前期和中期,尤其是幕府开国之前,日本所经受的侵略,虽然有黑船来航、安政五国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等等事件,但是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如清国,并没有被大规模入侵。
当时的江户幕府治下,因为将近二百年的和平,日本已经是一个武备松弛的国家了,在西方列强面前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
清国和日本在19世纪前中期并无多少不同,同样搞闭关锁国,幕府的军事实力甚至比清国还要孱弱,甚至到明治维新前期,日本的军事实力也并不能入英法等列强的法眼之内。
1840年打到镇江的一万多英军,1860年打到北京的两万多英法联军,如果扔到日本去,也照样可以打进京都和江户,不会有什么别的不同。
之所以日本没有遭受到列强大规模入侵,一个是它的地理位置,一个是它贫瘠的资源。
日本是孤悬于东北亚一角的岛国,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也没有处在当时重要的通商航道上面,对西方列强来说,大规模入侵日本有实际上的难处(英国能够入侵清国,是因为有印度这个基地和跳板),而且很显然劳师动众,佩里准将率领几艘黑船轰开幕府大门的时候,首要目的是想给美国未来去远东的商船和舰队提供一个补给点。
当然,如果日本拥有令列强垂涎三尺的资源的话,那么在19世纪那个年代,就算地理偏僻它仍旧会招来西方国家的大规模入侵,可是它没有。
这绝不是说日本一直都很贫瘠,实际上在江户时代前期(17世纪),日本是一个出了名的富国——因为盛产金银,它甚至被马可波罗在游记里面称作“黄金之国”,也被后来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称作是富庶的天堂。
黑川金山、汤之奥金山和佐渡金山等等,都是当时世界上较大规模的金山,在德川幕府前期,这些金山成为了幕府的重要财源和财政支柱。
除了金山之外,日本还有不少大规模的银山,规模都是当时的世界前列。
所以,在16-17世纪,西班牙人和后来的荷兰人,包括后来的清国人,都是通过和日本贸易,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和一般印象不同,日本也跟清国做生意,甚至是把清国当成了主要的贸易对象。
在1715年幕府颁布的海舶互市新例当中,幕府规定清国一年可以来船10艘进行贸易,交易金额限定在3000贯之内,而荷兰人的交易额限定为一年1500贯之内(贯是当时日本的重量单位,约为375千克左右)。
而由于当时日本的出口量小进口量大,日本与外国的贸易带来了惊人数量的贸易逆差,这种贸易逆差的后果就是金银大量流出。
从1655-1715年,60年间日本流出黄金239万7600两,银37万4200贯,占当时黄金产量的一半、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三,这也是幕府痛下决心颁布海舶互市新例限制贸易规模的原因。
而到了19世纪,因为西洋人的压迫,金银的流出速度再度加速。
佩里准将黑船来航之后,1854年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幕府答应了全面对美国开放通商,结果西方其他列强蜂拥而至,最后达成了安政五国条约,列强都获得了和日本贸易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这些商人利用条约从日本攫取了巨大利用,其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日本金银比率比外界低(当时日本金银兑换比率是1:10,而英国等国家是1:20),大量用白银套购日本黄金。
短短十几年间,日本的黄金就再度大量流出,幕府财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正是因为财政的失败,所以维新党人才可以那么容易推翻接近两个半世纪的幕府统治。
更为可怕的是,此时日本的矿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