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真是一个忙字了得。纳兰氏除了准备送亲戚的年礼,还得准备送齐世上司同僚的年礼,特别给宫里的年礼也备好递了,她前后仔细看了十几遍,没有纰漏了才松口气,同时各处送过来的年礼也要查看分配。这样的情况下,纳兰氏没功夫照看儿女,就每天把哈季兰抱到齐布琛房间,让孩子们在一处玩耍,叫春杏待在旁边,边做针线活边照看。她自己带着舒鲁嬷嬷,还有府里的总管,天天忙里忙外。齐世因为年后即刻启程到察哈尔,所以他要把衙门里的事务作个交接,有两天甚至连晚饭都来不及回家吃。
除夕一天天地接近了,府里各处的人都动了起来,忙着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窗花和福字,纳兰氏带着春杏夏芷忙着蒸年糕、做点心。齐世终于可歇口气了,他也亲自往门上贴红挂旗。放眼望出门外,街上各家各户都贴了各色挂旗,表明自家旗属,有的人家还在门前绑杆子,预备放炮仗。好浓郁的年味!
除夕夜,全府都点起灯来,前院的杆子挂着红灯笼,是不许熄灭的,纳兰氏特地交待了下面的人要时刻留心续蜡烛。总管早带人在前院摆好了供桌,只等到了时辰,就要拜祭祖宗。
拜祭祖宗后,一家人团团围着桌子坐下,吃了些过节的食物。吃过年夜饭,齐世抱着哈季兰,带着纳兰氏,额鲁里和齐布琛在坑上坐着说笑。大家笑闹间唯有纳兰氏显得很安静,全无过节的喜悦气息,反而透着一股子沉闷与坚定的味道。纳兰氏咳嗽了一声,大家立刻看着她,只听她说:“老爷,夫妻是需要同甘共苦的……我们全家一起到察哈尔吧!”她语气中透着一股罕见的坚持与不容置疑。额鲁里马上投赞成票,“阿玛,儿子要随你到察哈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阿玛,你就同意了吧!”就连一向娴静的齐布琛也大声地声援额鲁里,她拉着齐世的衣袖不断摇晃着说:“女儿也要去察哈尔,你就同意了吧!”哈季兰则狠狠地盯着阿玛,发出威胁的眼神,收到女儿久违而又熟悉的眼神,齐世心中一动,沉思良久,终于在大家的企盼下点了点头。
子时,随着报时烟花的点燃,全城得了信,都烧起烟花鞭炮来,噼呖啪啦的爆炸声音不绝于耳。在齐世全家心满意足一起去察哈尔的欢快气氛中迎来了康熙二十六年。
大年初二一大早,哈季兰就被叫醒了,格佛贺嬷嬷提醒哈季兰今天要去外祖父家。哇,今天就要见到历史上有名的纳兰明珠了,好期盼哦!哈季兰暗自兴奋地想着。在丫环和嬷嬷的服侍下,哈季兰很快与大部队会合了。齐世和额鲁里骑着马在侍卫的保护下走在队伍的前面,哈季兰和齐布琛共乘一辆马车,跟在纳兰氏的车后面。
这是哈季兰来清朝后头一次出府,好奇自然不必多说,在马车上也没个消停,想要往外瞅。可这大冬天的,帘子挂的厚了很多。哈季兰也只能从偶尔被风吹起的缝隙里看到一丝雪白的亮光,偶尔能见到有其他的马车在旁边踢踢踏踏的走过,哎,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居然什么都没看到。不过还好了呀,有去察哈尔垫底呢,哈哈,令人向往的察哈尔之行呀!百无聊赖之际,哈季兰又浮想联翩了。马车晃悠了一下,慢慢停了下来,“格格,到了。”赶车的人在帘子外恭敬的说道。然后格佛贺嬷嬷掀开帘子把哈季兰抱下了马车。
哈季兰哆嗦了一下,车里摆着手炉,所以还不那么冷,这一出来,才感觉到,原来几百年前的京城,冬天也是非常冷的。下了车的哈季兰眼睛就不够用了,只见门口两尊石狮子,张开着血盆大口,雕绘的栩栩如生,金漆的牌匾上面三个大大的纳兰府让人感到一份庄严。一家四口顺利地进了角门,换车。
哈季兰掀起帘子的一角,看着这一路走过来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怪石嶙峋,再加上冬天有着一块块的白雪覆盖其上,让人觉得充满了情趣。除此之外,大抵的布局也和齐世府差不多。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中国人对于什么样的人住什么样的屋子就规定得很详细,布局、规格连门钉用几个都有规定。
纳兰氏母女三人的车子过了几道门,再过了一个抱厦就到了外祖母的正屋。进到正屋里,只见外祖母一头银丝,雍容富态。纳兰氏带着女儿们进来,地下早摆了拜垫,拜下去,被叫到榻边了仔细看。老太太先拉着齐布琛的手问爱吃些什么一类的。齐布琛乖巧地叫了郭罗妈妈,然后一一答了老太太到的问题。哦,原来满语中外祖母称为郭罗妈妈啊!哈季兰暗道。不等哈季兰多想一下,老太太笑容满面地抱过哈季兰,温柔地问哈季兰:“吃奶豆豆腐不吃?”这说的是满语了。哈季兰也用满语回答:“家里常做,就是没吃过郭罗妈妈家的。”老太太笑眯眯地立刻让人快去端奶豆腐,奶豆腐端上来后,老太太又亲自喂这个她第一次见面就喜欢的外孙女儿。今天哈季兰可是被格佛贺嬷嬷好一通整饬,只见哈季兰脖子上挂着金子打的吉祥锁,手腕上也带了一对精致的金手镯,红色棉袄衬得她像一个讨喜娃娃。你说这样的形象谁不喜欢呀!哈季兰腹诽道。
老太太问纳兰氏道:“听你阿玛说,齐世年后就要启程去察哈尔了?”
纳兰氏答道:“是的,额娘